《法華經 法師品》如來滅後 云何應說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806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239集

利物以慈悲為首,必需以忍辱為基,
說法以忘我為本;三法具能行三法,
庶可自利而利他,契佛心入如來室。

芸芸眾生需要人間菩薩,用各種法深入人心,利益人群;最重要的,就是要將人心導向正確的方向。人心若正確,心靈財富建立起來,心中不欠缺道理,自然日日都在人倫道德中。社會若能祥和,也是人群的幸福。

利益眾生,不是有形的給予,而是無形的真理入人群中去,也要用方法導向正確的方向。這個七月,各地慈濟人啟動起來,到處宣導「七月吉祥月」。但願這樣的呼籲和宣導,能夠喚醒更多人來淨化人心。

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中間的大廣場,舉行祈禱和入經藏。今年很特殊的,感恩諸山長老列席參加,尤其大法師雲集一堂;明光法師上臺,又有近五十位的大法師同臺,就此開啟《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序幕。在音樂聲中,佛陀就引眾往南行了。

「利物以慈悲為首,必需以忍辱為基」,要能完成這麼大場的法會,這幾天的時間,在中正紀念堂彩排時,這些菩薩要忍受日曬雨淋的考驗,身體也要有足夠的耐力,才能成就這麼美的場面。

「說法以忘我為本」,不要害怕「太陽把我曬黑了!」,不用擔心「身體太累了!」等等,暫時將自己忘掉了,因為有兩部經典要在這裡呈現,既有現在大社會的生態,也有慈濟人做過、走過的菩薩道,要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來;現代和古代的經典要在這裡呈現。所以,這種說法的方式,就是要忘我。「三法具能行三法」,要有慈悲心、忍辱心、忘我的心這三種法,才能完成三法軌則,自然可以自利而利他。

對法,我們一次一次練,才能一次一次法入心來。「契佛心入如來室」,我們若能與佛心契合,自然入如來安穩鄉,就是如來室了。只要我們用心就做得到。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