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法師品》其心決定 知水必近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730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233集

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則易,
此經是修行成佛之要道,
眾生具足煩惱喻為高原,
求水者譬如修菩薩道行。

昨天有說,在沙漠中,渴望有水喝,知道方向尋找水源就不困難;否則,就很困難了。同理,要求得佛果,方法若對了,前進的方向正確,就會到達。若找不到方向,人生茫茫,目標在何處呢?

「此經是修行成佛之要道」,此經,即是《法華經》。《法華經》為諸經之王,至高無上,涵蓋一切經法;已說、今說、當說,從過去,佛所說的法,直到未來涅槃的法,無不含融在其中。

過去佛陀說法,要讓大家了解人間事,清楚生從何來,未來去向如何?否則,我們眾生什麼都不知,一輩子茫茫然,在煩惱、無明苦難中,隨著業力流轉,應著業力再複製,生生世世由不得自己,實在苦不堪!

佛陀來人間,教導我們要宏觀天下,還要看透世間,所以向我們說「苦」。佛陀教導我們,人生有無量的苦,還教導我們要知道宇宙間萬物的道理,眾生如何造業,如何共業?一旦四大不調和,大災難若起時,要如何去面對?在這部《法華經》都有敘述。

我們要宏觀天下,今天的富貴,不代表來世還是人身,還能繼續享有富貴,繼續出生在文明的世界;由不得自己正報、依報,說不定生在最最貧困的地方也未可知。

看看現在美國慈濟人在海地、在厄瓜多,用佛心,大慈悲心,身體力行在付出。這就是「欲求佛果必得其方則易」,知道方向就是行菩薩道,來來回回去付出。菩薩的芳蹤去厄瓜多,已經第四次,海地則已超過六十幾次了,這就是愛的力量;「此經是修行成佛之要道」。

「眾生具足煩惱喻為高原」,要從高原鑿井鑽水,就像修行還帶著煩惱一樣。但是他們有心要修行,懂得要用功,所得到的是乾慧,乾乾的智慧;因為還未得到理水,真諦實理的水分還沒得到。就如一般人為善求福,求的是人天福,就只知道做善事能夠得福報,付出有所求。

但是,佛法教導我們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因為眾生有苦難,我們雙手去付出,能淬煉出我們的智慧,鍛鍊我們的定心、定力,這就是道理的水、法的水。

發心很好,但是煩惱還未去除,就如在高山鑽水一樣。求水者,譬如修菩薩行的人。修學佛法很好,我們不要再帶著煩惱修行,一方面付出,一方面去除求得的煩惱,若能如此,彼此勉勵、互相付出,一心希望能幫助到他們,再菩薩招生,他們也能發心向前求佛道,這就是菩薩行。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