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725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229集
有是妙法經處,即信根得道處,
是轉大法輪處、大涅槃寂滅處,
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
妙法經處,有《妙法蓮華經》的地方,即是人人信根很深,法能入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地方;還有轉大法輪的地方,有佛的全身舍利,就是法在人心中,如實在人間裡;佛法普及人間,要如何讓人人心中得到大涅槃寂滅。
我們的心念都是起起伏伏,煩惱、無明不斷地此起彼落。我們既然學佛,就要學得心能靜寂清澄,回歸我們遼闊、寂靜,無所障礙的心靈境界;不受污穢所染著,也不受煩惱、無明影響,這就是寂滅的心境,也是我們修行的境界。不是到往生、入滅了,才叫做涅槃。
佛陀在修行過程中,瞬間與天體合而為一,大天空寂靜,大宇宙間萬物真理融會貫通入佛的心腦裡,解脫了無明煩惱,進入寂靜清澄的境界。所以不生不滅為大涅槃,其過程必定要入人群中行菩薩道,也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佛陀所教化,入菩薩道的法,就在《法華經》中。從〈序品〉開始,佛陀讚歎佛智、道種智、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等等的智,這智慧能啟發我們的悲心,悲心能引領我們的智慧,叫做福慧雙俱。
結好緣在人群,福也要在人群中得,好因好緣就是從六度萬行得來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因為有六度、有萬行,入人群中完成我們的因,去成就一切緣,因緣圓滿。
大陸的福州、廈門,還有臺中的慈濟人,透過視訊分享救災的心得。「即信根得道處」,走過了,看到菩薩擁抱苦難眾生,就如同佛陀將我們摟過來一樣,他們做到了。
「是轉大法輪處」,微小的工作,裡面含有大道理。教受災民們洗碗、做環保、曬菜乾,這是大法輪。智慧的輔導、愛的表達,將他們這樣覆護著,就像如來覆護持經的人一樣;我們菩薩要覆護,還要教導苦難眾生,啟動他們也能付出自己一分力量。
「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經文有說,有這部經,就是有信根,願意持經,能轉法輪的地方,或者佛出生的地方,都能建塔供養,這表示很尊貴的地方。昨天有提到四個地方應該要建塔,也就是「佛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涅槃處」,都能建塔,表示尊敬。
這塔中已有佛的法身在,佛的法身就是道理、真理,有真理的地方,就不必一定要建塔安放舍利,因為佛的法身就在那裡了。可見,愛心就是佛的法身,清淨無染就是佛的法身;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中不受污染,就是佛的清淨心。在在處處,無不都是佛的法身。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