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920弘法合和善回流
Coming Together to Spread Goodness Around
地動福禍瞬息間
力若單薄事難成
弘法施教得信解
和氣興旺善回流
大地也有呼吸,地有地脈,隨時都在動,只要天地一不調和,我們就會感受到地震的搖晃。
在大愛新聞的畫面,我們看到墨西哥在九月十九日發生規模七點六的地震,我們的臺東池上也在九一八,發生規模六點八的地震。我總是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不要以為前天的地震過去了,昨天的餘震也是很有感,這種現象還可能持續幾天。
福、禍在一瞬間,看看因為地震,一座橋立刻柔腸寸斷,世間真的很脆弱!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平時就把握天氣、地氣順調的時候,趕快會合「人氣」來做好事。藉由這一股力量多造福,否則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很單薄,儘管有心想做事,無論怎麼想也還是難以成事。
布施一把米,幻化無量功德
看看在緬甸,過去慈濟從臺灣輸出愛心米糧幫助他們,連續幾年的稻種發放,他們感念米糧的由來,這一分情深入人心,在地農民同樣懷抱著一分愛,在收成之後,感恩有米可吃,他們帶動日存一把米的善行,一個月後,大家將滿滿的米罐集合起來,家家戶戶一把又一把的白米匯聚成一堆堆米糧,再將這些白米分裝成一袋袋,捐助村莊裡孤寡無依的貧困者。
這就是「愛」!師父經常向著全球的志工勉勵,希望人人都能啟發愛心、點滴會合再將大愛付出,如此美善的形象也是「功德」。人能弘法,只要每個人願意推己及人,讓他人也樂意來參與,就會逐漸形成一股良好的風氣,這叫做「傳法」。
緬甸在二○○八年受到納吉斯風災的重創,那時馬來西亞檳城的慈濟志工聽聞師父的開示,認同在那樣的貧窮之地,針對受災農民,只要給予稻種和肥料等,就能幫助他們恢復土地耕種。一旦農民能收穫「一把米」,便能得到溫飽而安心。
馬來西亞的志工跨國去傳法,不只給予穀種幫助農民有能力恢復耕作,更用愛心深入關懷。志工找到集會的地方,利用空間弘法施教,給予他們心靈的滋養,雖然在地農民生活普遍很貧困,卻因為帶動出善心的循環,如此美善的風氣也成為他們安定內心的力量。
鋪路展新機,帶動善良風氣
二○一九年三月到六月間,緬甸的甌甘鎮每逢雨季,當地唯一的聯外道路總是泥濘不堪、出入困難。田埂路雜草叢生,不時還會有蛇出沒,居民打赤腳走過,有時也會被咬。不只孩子們外出就學不便,村莊裡有病人要送醫也很困難,於是慈濟志工補助材料費又提供代賑金,與村民合力鋪路藉以改善交通。
看看他們在當地如何鋪路?先做出一塊塊的水泥板,再用人力去扛,才能將田埂一段段地鋪成水泥路。行人也好,車輛也好,水泥道路所帶來的便利,就農民來說是更容易往返田間耕種,如此一來,田園的收穫就有機會大大提升。
人與人之間只要互助,不管是年輕人或是年長者,大家的力量會合起來就能成就許多好事。如今看到他們所付出的成果,真的替他們感到歡喜!彼此互助,和和氣氣才能將力量合和,這不只會帶來地方的興旺和富足,同時也表示他們心中有「法」,對於志工所帶動的慈濟精神理念能夠心開意解。
在「翻轉貧窮」之後,師父期待他們的未來能朝向「富裕」,只要農民能夠年年豐收,就有力量栽培子女就學。不只讓孩子完成小學、中學,更有能力送他們去念大學,未來也有機會在當地培育出慈濟大專青年志工。
把握時間可以成就一切的道業,而一切的成就無不都是一步步累積而來。行蘊的變化也許不會很快,但是已經看出穩定地在成長。我們感受當地一股活潑而流動的氣息不斷向上發展,真是令人歡喜啊!
(整理/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