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912繼往開來志利他
Learning Our Lessons from History
回顧歷史覺警惕
一念無明傷無辜
救貧施醫行濟世
繼往開來志利他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這是慈濟在二十一年前發起的行動。那一年,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的五角大廈連續遭受恐怖攻擊,飛機連續衝撞大樓,高樓瞬間如山崩落,就這樣硬生生地垮下來,裡面有多少的人啊!這一起不幸的事件震驚了全世界,是相當悲悽的苦難。
記取驚世的災難,覺悟生遠離
在美國的慈濟志工當天立刻啟動急難關懷,他們成立救災指揮中心,供應救難人員飲用水,在救難組織的協助下也支援醫藥品。我們在美國有義診中心和人醫會,因此出動人力支援傷患救助,並且發放應急物資和慰問金。
恐怖攻擊的災難發生後,許多人生死未卜,接連好幾天,慈濟志工在那裡膚慰著從遠地趕來,焦急和悲傷的家屬和親友們。我時常感嘆由於人類的無明,才會發生像這樣的暴力事件,當一個惡念生起,一聲令下便造成多少無辜的生命瞬間傷亡!
志工在當地投入救難工作,為了喚醒國際間對於和平的重視,我們也從臺灣發起「一人一善離災難,愛灑人間植福田」全球募心運動,為的是讓人記取心念的好與壞,將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希望募集愛心廣植福田,讓災難遠離。
記得在十月十三日那天,我的師父印順導師正好也在靜思精舍,那時便由導師發起,響應「一人一善」的愛心行動,將這一分愛心傳給精舍的常住,再由常住們傳遞給志工菩薩,正式啟動「一人一善,遠離災難」的活動。此外在臺北的關渡慈濟園區,也就是現在的人文志業中心也舉辦一場祈福晚會。
記得那個夜晚,高雄的慈濟榮譽董事杜俊元居士也特地北上,在關渡園區與大家敲響和平鐘;而在美國,志工們集合在一個公園舉辦活動,每個地方的慈濟志工都響應這項活動,目的是為了啟發一人一善,透過祈福募集愛心。我們不只要募款,更希望引導人心向善以杜絕惡念和無明,不讓再發生像美國的「九一一」事件,避免重蹈覆轍。
志工將「一人一善」的理念推廣到社區,期待人人重視心與腦的運作,照顧好自己的心,以正念行善、造福人間。儘管人類所造下的歷史,特別是災難的傷痛記憶難以抹滅,但我們可以記取教訓,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期待大家心懷警惕,並重視社會的祥和與世界的和平。
扎根在每個現在,成就於未來
在五十六年前,師父啟動慈濟的慈善工作,從事濟貧六年後也開始舉辦義診,算一算,在花蓮巿區仁愛路成立義診所至今剛好五十年。那時,我們在義診所共有四位醫師,每週利用兩天來幫忙義務看診,包括外科黃博施醫師、小兒科黃澄溫醫師等,玉里榮民醫院的曹葦醫師也來投入。
當時,花蓮相當缺乏醫療資源,貧窮人家生病了沒有錢就醫,我也陪著醫師、護士到鄉下義診,在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之前,這個小小的貧民義診所照護民眾多達十四萬人次。
說來,很多事情曾經那麼地微小,而今回顧,慈濟已經在全臺成立了七家醫院,分別在東部、南部和北部照護民眾的健康。針對同樣有著貧病苦卻依然走不出來的民眾,慈濟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志工也定期去義診,足跡遍及山區和鄉間。
我很感恩醫師、護理師和志工菩薩們,五十年來慈濟從事義診從未間斷過,我們救貧也挽救病苦,施醫施藥,若是病重的患者就將他們送到醫院接受治療,一直以來都秉持著同樣的初衷。
想一想,當你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可能心思很單純,並不一定設想「未來」將會如何,沒想到未來已經成為「現在」,在回顧「過去」時,才發現曾經那麼微小的行動卻是多麼完美的付出!
看著我們慈濟醫院的醫護同仁同樣懷著「感恩、尊重、愛」在照顧貧病者,這樣的「現在」,便擁有源源不斷、希望可期的未來。回顧慈濟義診五十周年,感恩慈濟醫院的大醫王、白衣大士和志工菩薩們,有志一同、用愛付出,真正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很有價值。
請大家善用每一分愛的能量,發揮人生的價值,感恩所有菩薩們的發心!
(整理/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