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立典範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911福慧雙修立典範
Being Role Models for All

終身慈濟立典範
因緣不滅法親情
承先啟後聚微光
造福修慧力向前

我覺得我很好命,能擁有這麼多的弟子,感覺很有福。跟隨師父多年,大家的年紀也愈來愈大了,我時常想到有些老菩薩們過著獨居的生活,因此總是叮嚀各地回來的志工,代向社區裡的年長志工們問好,並多多給予關懷。

一日在慈濟,終身都是慈濟人,尤其是當志工們逐漸年老,師父希望法親之間能持續地彼此關懷,如此一來,師父的這一分心意也能有所付託。在疫情期間,就算不便親自拜訪,還是可以不時透過電話問候,讓老菩薩們感受法親間的情誼,知道師父依然關心著大家。

學習典範故事,讓道場傳承慈濟精神

慈濟是一條菩薩道,法親因緣也是生生世世,我們有緣相聚在慈濟,是過去生結下的因緣,希望人人把握這樣的因緣,彼此愛護與學習。

時間不斷地流逝,師父過去認為還有時間可以慢慢向大家說,現在卻希望藉由慈濟的典範故事來讓大家學習。譬如高雄的林永祥居士,走入慈濟,從年輕做志工到老,接引了一萬多位會員來參與慈濟,啟發了那麼多的愛心!一日慈濟、終身慈濟,他的初發心持續到老都不變,是真正值得學習的典範人物。

看看我們所處的世界,氣候變遷的現象已經很明顯了,師父很憂心,但是每次見到環保志工用心投入資源回收,他們大多已經年長,一直以來做志工都做得很開心,我們除了多宣導惜福愛物、不要浪費的觀念,更重要的是讓長年呵護地球的環保菩薩們有個可以依止的道場,法親之間相互照顧,讓他們晚年有所寄託,並且能夠安心。

在各個社區裡,慈濟的會所不只是讓人來這裡做環保,大家身體力行推動慈濟的各項志業,也要接引社區民眾,特別是帶動年輕人一起來,將老小都「箍」過來,讓道場結合社區的人力,宛如一個大家庭,因為擁有共同的方向,道場的功能才能發揮,將慈濟的人文關懷精神繼續傳承,讓它生生不息。

凝聚螢火微光,為世間織就美善歷史

慈濟環保的重點是惜福愛物,更要愛護生靈,不要為了口欲而殺傷生靈,否則造下的殺業將永無休止,因此師父強調「茹素」,希望大家愛生護生、少葷多素,這是推動環保愛護地球的重要行動之一,因此「非說不可」、「非推不可」。

師父不斷呼籲大家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更要推動善心,希望人人以虔誠的心念,藉著人多力大,累積點點滴滴的福氣,只要人人心中有愛,就能在造福中增長智慧。

只要多一個人參與慈濟做好事,等於多了一隻會「發光」的「火金姑(螢火蟲)」,佛經裡形容世間是五濁惡世,然而藉由每到夜晚身上就會亮晶晶的「火金姑」,當足以發光發熱的愛心「群聚」,便能為黑暗的時代點燃光明。

人間的菩薩道一定要走得開闊,期待大家用心思考,讓造福與修慧平行,福慧雙修。此外,請記得經常上線聞法,不要中斷,包括師父在內,也時常回頭重聽自己說過的話,一再回顧所講過的慈濟故事,大家造福行善,等於不斷在書寫一部美善的近代史,而這些典範故事值得我們好好來聆聽。

(整理/明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