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
20160506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80集
聞記得歡喜者一喜因深,
同如來發心於空王佛所;
二喜果勝莊嚴超諸同學,
實自第一義諦空無體相。
佛陀講大乘法,教導我們走向大乘的道路,開闊我們的心胸,大家攜手鋪出一條康莊的菩提大直道,這是佛陀講說《法華經》的目的。所以,佛陀一直要讓大家相信「我能成佛」,因此陸陸續續在授記了,從〈譬喻品〉舍利弗得受記、〈授記品〉有四位得記、〈五百弟子受記品〉有五百人受記以外,還有不在的七百人能受記。接下來,就是學、無學人受記,由阿難代表學、無學人,佛陀既為阿難授記,接下來就有很多人能得授記了。
阿難是佛的侍者,雖然他自己很謙卑,隱大現小,一直認為自己還未證四果,因為他要跟隨在佛身邊,侍候佛陀的生活起居,但是大家都認識他。佛也知道,大家很懇切的心等待阿難與羅睺羅得佛授記,所以佛陀從阿難開始,要為學、無學人授記了。
前面經文,就是介紹阿難已經得佛授記了,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佛號既定,國名「常立勝旛」也定了。將來佛壽無量無數,無法去算計,這佛陀已經講出來。佛壽無量億長久,就表示道理從始至終,就是無終無始,無法去算數的無量億劫。道裡永遠存在,阿難代表法藏,亦即代表所有真理;佛陀已經說了,阿難是持法藏者,法是永恆。阿難聽了也了解了,所以聞記。
「聞記得歡喜」。大家聽到阿難受記,歡喜啊!第一歡喜因緣是這麼深。原來在無央數劫前,在空王佛所,阿難就與佛同學了,與如來同時發心,同時修學,阿難歡喜啊!第二歡喜是果殊勝,這個果,將來成佛,佛壽這麼長,國土那麼清淨,正法永遠這麼明顯;正法時間長久,倍於壽命;像法又倍於正法。能將法不斷流傳下去,阿難很歡喜。
「實自第一義諦空無體相」。回歸在第一義諦,就是很深奧的道理。正法在人間是永恆,只是人的心態,慢慢為無明所覆蓋。其實,第一義諦的真理,永遠存在人心,只是無形無體。真如就叫做真理,真理看不到。但是分析有作為的東西,哪一項不是有物理存在呢?生物學也都是理,所以,要分析不同的道理,成就不同的物質,共同的名稱叫做「理」,真理存在。
同樣,我們若能通達道理,我們修行就是要修心、修習氣,將習性調正過來就叫做覺性,覺性自然回歸於慧海,智慧就開啟了;眼睛所見,沒有不如意的事,所接觸的人事物,沒有讓我們起煩惱,唯有悲憫眾生,這是真覺悟者。所以,佛能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為人群付出,這就是道理。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