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授學無學人記品》阿難護法 受記無量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


20160504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78集

精進者得法藏之心智,
六度萬行全修於眾德,
含蘊寰宇覺諦護法藏,
阿難持法之勤劫無量。

阿難作為佛的侍者,佛陀很多「四事」供養的工作,需要他去張羅,阿難又不能離開佛的身邊,這是阿難的使命。他哪裡還有什麼時間可以精進呢?更何況有人要來見佛也要安排,阿難不曾讓任何一個人失望過,這也是阿難作為侍者的責任。若是與佛見面的人還未離開,後面的人就不能進來,阿難就要安排有人去安撫他,讓正在等待的人歡喜,沒有遺憾;可見阿難做人很圓滿。

僧眾中不論比丘、比丘尼,對阿難都很敬重,因為他做人很圓融。外面的居士對阿難也很敬重,因為他在佛身邊聽到精闢的法,有機會就會與人分享。將佛的德行、佛的生活、佛如何待人處事、說法等等,很有分寸、很分明地讓外面的居士了解。所以居士對阿難也很歡喜敬重,這就是精進。分秒不空過,對內、對外都是很圓滿、淨如琉璃,沒有一點點的瑕疵。他精進,「精進者得法藏之心智」。

阿難處理事情如此靈活圓融,不只今生此世作為佛的弟子,無數劫以來,一直到現在,「六度萬行全修於眾德」,所有的德修於內心,對外面的人去付出,全部都很圓滿,六度萬行全部修入在眾德之內。德,就是修入於內,付出行動於外,讓大家感受得到。

阿難修行的方法,甚至「含蘊寰宇覺諦護法藏」。佛陀所說的教法,是遍虛空法界,從人物,講到天下萬物所有眼睛接觸得到的有形有為法,佛陀無不分析、教誡給大家聽,讓眾生知道生活要應用外面所合成的有為法。阿難隨侍在佛的身邊,宇宙間萬物的道理,全修在他的內心,所以他護法藏。

同樣的,佛陀的教誡,我們應該信受奉行。六度萬行,普愛天下眾生。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自然有禪定、智慧。我們的心要很穩定、很堅定,進入到禪定三昩;正定,要正確薰習天地萬物的道理,要專心貫注,將看得到的有為法化成無為法的法體,超越這種定力,就是智慧。

「阿難持法之勤劫無量」,他很殷勤,無量數的劫都是如此。這是阿難作為佛的侍者,既要侍候佛陀的生活起居,還要安排人人見佛的前後次序,有聽到法的人皆大歡喜,沒聽到法的人,法藏在阿難心裡,阿難會與他分享。此功德有多大啊!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