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授學無學人記品》受持法藏 護佛種性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


20160428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72集

持佛法藏名如來藏,法性之理;
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
其宗向佛乘契宗源,入佛法藏。

阿難就是持法藏者。佛陀對機說法,待人接物,什麼樣的根機,就要用什麼態度來接引,是什麼樣的智識,就要說什麼法,點點滴滴入阿難的眼根,聽入阿難的耳根,一切都收藏在阿難的意識中。

「持佛法藏名如來藏,法性之理」,所有如來的法都收藏,這是法藏,就是藏法性的道理;這個藏就是放置東西的地方。天地之間,形形色色的東西都含藏著它的道理;道理是看不到,卻是人人含藏著的覺性慧海都體會得到,只是我們無明覆蓋,無法去了解。

為了啟發人人本具如來藏的法性道理,此所以佛陀來人間,要從我們自己的內心將它啟發出來。佛陀是「行權方便」,他用「權」來教育我們。眾生的根機不整齊,小乘獨善其身,所以佛陀就要運用他的覺性慧海,投眾生根機教育眾生,盼望人人能「入佛法藏」。

「行權方便」教育眾生,入佛法藏,希望人人到「究竟彼岸」。讓我們從凡夫無明、煩惱的此岸,將法入心後,從此岸解脫,到諸佛菩薩的彼岸;這種豐富的大覺悟,就是彼岸。

到彼岸,就要「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善的種子就是佛的種子,人人本具佛種,只是被埋覆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接受佛所教育,「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

佛陀在世時,阿難曾經背後長了一顆癤子,一定要開刀治療。當地名為耆婆的名醫來看診,手上拿著刀,卻遲遲不敢下手,因為阿難是佛最為貼心的弟子。

佛陀知道他的憂慮,「請你儘管放心,阿難聽法一向很專心,我現在正要講法,就在阿難仔細聽法的時候,你儘管放心下刀。」

佛陀開始說法,阿難坐在佛的身邊,抬頭挺胸,仰頭看佛,聽到佛陀微妙的法音,因為有責任要將佛法點滴都入心來,所以安如不動,只知專心聽法,已到渾然忘我的境界。

這真的是「究竟彼岸」,阿難的責任是要保護佛種性,來啟發人人的如來本性,希望人人普遍得佛的道理,啟發內心所擁有的法藏。

「其宗向佛乘契宗源」。法的宗旨,就是在佛乘。不是只有小乘聲聞、辟支佛。一定要發大心、立大願,向佛的大乘法走,才是我們所要修的,也才能成佛。

我們的如來本性所回歸的方向,就是契宗源。如來法性的源頭是人人本具,「入佛法藏」,就是回到我們自己的覺性。

法不是只有向外求,向外求只是一個方法,其實功夫是在我們內在。我們學了之後,自己受用,還能教別人受用。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