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410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55集

佛教菩薩六法,
覺有情入人群,
持淨法不受染,
廣化眾生離苦,
菩薩行六度行,
以此六度為乘。

佛陀教育眾生,希望人人成為菩薩,就要具備六種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菩薩六法。布施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形的布施,讓一步,讓人有開闊的路走;若是無形的,說一句好話,善解一下,讓人與人間互動,心會很寬闊。

我們要能對錯分明,就要學法。知道不對的事情不能做,要戒除;對的事情,大家要和合起來,為人群去付出。不對的事情,不要摻雜在這裡面,以免亂了人心,團體的方向偏之毫釐,就會差以千里,這就要用智慧。

佛陀的《本生經》記載,他曾經有過一段貧苦的人生,做的都是付出勞力的苦役。他也常常去幫助別人,長時修、無餘修,去為這些苦勞人出力。

一次,他隨老闆出海去貿易,船上還有其他商人也押著物資要貿易過海。他上船後,每天的生活與平地做工無異;他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一向殷勤修持佛法,每天三皈依,守持戒律,也希望能影響同做苦勞的人。

一天,貨船不慎擱淺在海中的暗礁。這位苦役的老闆,夢見一位身著白衣,鬚髮皆白的老人勤他,讓這位苦勞離開,船自然會啟動。這位苦役知道了,自願離開,乘著竹筏隨著洋流遠遠漂走了。

又過了一天,在半夜時刻,忽然天氣變了,風浪很大,船隨著高漲的海水離開暗礁啟航。但到了海中央,遭遇如千軍萬馬的洶湧波濤,整艘船翻覆了,所有的人葬身海底。

被迫離開的苦役坐著竹筏,隨著風向吹襲,平安靠岸到一座大島。島上人人靠海生活,過著安然自在的生活。苦役將五戒三皈的道理說給大家聽,使得大家放棄捕魚,轉而務農,人人守戒律,人人自行三皈依,佛法就在當地興盛起來。

這是佛陀塵點劫來,其中的一世,身體雖然受盡苦難折磨,都沒有忘記法。他的心願,是到哪裡都要和人分享法,化度眾生持戒律、皈依佛法。從最細微的日常生活開始,守好自己的規戒,還要疼惜生靈,戒殺、提倡愛。自己若有守規戒,自能逢凶化吉。

「覺有情入人群」,入人群中去,苦役者還是以身作則,「持淨法不受染」,雖然在漁村生活,他也不會去做殺生的事情,反過來度化眾生離開殺業,故能「廣化眾生離苦」。

「菩薩行六度行」,就是「以此六度為乘」。這就是佛陀給我們的方向,因緣安排,只要我們是善心,為善事,同樣的,我們也能持戒,與眾生沒有共惡業,同樣能夠自救。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