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627興盛正法啟慧命
Practicing the Dharma at the Buddha's Birthplace
翻轉貧窮唯教育
欲得度脫待因緣
興盛正法啟慧命
造福濟世益人間
感恩科技發達,讓我們回歸佛陀的故鄉——尼泊爾,看到了兩千五百多年後的現在,佛陀的故鄉藍毘尼還在,但是,佛法的理念在當地卻很低迷,心裡實在悲悽。
尼泊爾,世界上有多少佛教徒前來朝聖?朝聖觀光應該很發達才是,但是據說,過去受限於語言及對當地歷史的了解,都是外地人來導覽,觀光客給的錢都被外地人帶走了,當地人得不到外來資源,生活很原始。
如何輔導他們改善生活?如何才能真正的把佛法再帶回佛陀故鄉?唯有教育。
我很感動,馬來西亞檳城慈濟人幾年前看見尼泊爾當地的窮以及窮人的病,開始發心前往義診;但是他們畢竟是遠從國外而來,難免會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因緣不具足。
直到後來認識了麥特立法師,法師很有心,跟著慈濟一起會合力量幫助苦難人;儘管最近身體欠安,開始住院、化療,但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是時常帶病關懷貧苦,這分精神令人感動。
慈濟要在尼泊爾付出,所需要的就是周圍要有人力,人力要有因緣。我們要把握因緣,真正回饋佛陀的故鄉,期待有朝一日,慈濟所培養的本地種子能興盛佛法,讓佛陀正法落實在當地。
發現本具佛性,護持佛法慧命
看到尼泊爾當地有一個貧困家庭,孩子的年紀還很小,不會走路仍在地上爬,孩子的父母一位是瞎了眼,另一位有精神障礙......
馬來西亞這群「他方菩薩」遠渡重洋來到尼泊爾,見到了這個家庭的苦境,希望能夠翻轉這家人的生活、成就孩子的教育,但是,這都需要靠因緣。
佛法說「因緣」,佛度有緣人。我們不僅要度化眾生,更期待有緣人能延續佛陀的慧命,將佛陀的濟世精神在尼泊爾帶動起來,讓佛法落實當地,真正建立起佛來人間的價值。
人人本具佛性,佛性的自我發現,就是價值。知道自己本具佛性,了解因緣果報,身體力行佛法,護持佛法慧命延伸,就是慧命的價值。
佛教徒護法,功德無量。我們用功取得佛陀的教育精神,了解佛法是為利益眾生,所以更要把握時間積極付出,讓佛法的智慧在人間代代相傳。
愛心人擁有佛法智慧,造福人間、救濟苦難,這種愛的啟發,才是佛法的真正宗旨。
(整理/洪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