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403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49集
佛為隨行修學淨法行者授記,
諸佛法道同傳承永續故授記,
諸佛出世大事因緣化迷向覺。
佛年紀大了,開始要為弟子授記,讓弟子修行有信心,證明自己未來也會成佛。依教奉行這種信心,諸佛都是同樣啊!要讓我們人人了解,遍虛空法界的道理,收攬過來就是一念覺悟的心。我們隨順覺悟的人所說的法,深心信仰,要有那分很深的敬心來接受這個法。
我們修學佛法,要常隨佛行;雖然佛陀距離我們兩千五百多年了,心虔誠,佛就在眼前。我們若時時抱持虔誠的心,「長劫促為一時」,兩千多年前也與我們現在的修行是同樣。
我們要隨順佛行,不只將佛陀的教法謹記在心裡,還要身體力行。「佛為隨行修學淨法行者授記」,佛陀在靈山道場為當時的弟子授記,彼時的弟子今何在呢?說不定就在我們面前。
「諸佛法道同傳承永續故授記」。常常說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來人間,教育的方法都是同樣,到了最後,為了讓佛法永續在人間,他必定要傳承,也必定要向弟子授記;授記人人將來能夠成佛。但是我們生生世世一定要繼續聞法、說法、傳法。
我們應該曾經與佛同世,也得佛授記者,隨著現在的時代,我們也是現身形,應這個時代的依報、正報,來到這個人間,我們就要用這樣的形態來度眾生,這即是隨順眾生。佛來人間也是隨順眾生;我們學佛,不論是否與佛同世,無論是否在佛世得佛授記,還是要有這個使命感,因為現在人人還是佛的弟子。
我們常常念誦的〈讚佛偈〉:「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我們既為佛的弟子,人人必定要有使命感。平時修行要能信解行證,還要戒定慧,無漏修,我們才能真正稱為佛的弟子。佛陀為了傳承永續,就要為弟子授記。
「諸佛出世大事因緣」,就要「化迷向覺」,化度迷茫的眾生走向覺道。因為眾生迷失真如本性,複製無明,不斷造業,造業就會形成共業,共業在這個時代濁氣很重,就會受到業報,這集體的業報就造成天災人禍。
菩薩出現人間,是「緣苦眾生」。但願粒粒愛的種子,都能播種在現在受苦難眾生的心底,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使命。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