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312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28集
處眾入群無礙,
入塵勞中不染,
善學利益眾生,
必假方便為行,
應世大事度眾,
善施方便應機。
行菩薩道必定不離人群,「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也是對弟子的期待。我們在人群中,要時時鍛鍊出這分「處眾入群無礙,入塵勞中不染」。
人人的觀念、見解各不相同。凡夫的見解都是染著塵勞,「塵勞」就是紛紛擾擾的世間事,哪一個人不受紛擾的世間事染著自己的心呢?但是我們要很清楚,在塵勞中被染著,重重疊疊的煩惱,讓我們一直在無明中不得覺悟,使得每天的心都隨著人、事、物的煩惱、無明而起伏,因此,我們要學佛。
法譬如水,這種紛擾塵勞的世間事,唯有佛法能洗滌我們的煩惱無明垢穢。法,要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用在我們心裡,不論看到人、聽到聲音、接觸事物,我們內心的法要很明朗,才能應對一些無明、是非和煩惱。
我們用法水幫助眾生洗滌種種的煩惱、無明,自己的心依舊清淨無染著;我們要學這樣的功夫,就要有滿滿的法蘊含在心裡,我們才能善解,才能了脫智慧。所以,善解就是覺悟的道路,我們不善、不解,煩惱就一直囤積在心裡。能善解,所有煩惱就能泯於無形,又不受塵勞所染著。
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慈濟人,千里迢迢到塞爾維亞會合,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進入難民群中去。儘管十幾天來很辛苦,他們還是滿心歡喜,看到苦難人得救了,就知道自己的福。這就是菩薩「入塵勞中不染」、「處眾入群無礙」。
要能做到在任何國家的付出都一樣,那分誠之情誼,那種真情禮義,並非易事。因此,塞爾維亞市政府希望了解慈濟的運作方式,這就要「善學利益眾生」。我們要學方便法,「必假方便為行」,「假」就是借,藉此方便而行。這就是佛陀的智慧,佛陀用法教育我們眾生,法要真誠入心,要用真誠的大愛去付出,藉人間道場來磨練我們菩薩的真心,同時成就我們的道業。
「應世大事度眾」。看看難民潮,還有天災人禍,不就是我們世間的大事情?要有人間菩薩應此大事入國處眾。不論哪一個國家,他們看了無不感動,自動發給我們NGO的證件,還要仿效我們慈濟的方式去做,可見愛的力量已經度入他們的心了,他們也要用這個法面對最需要幫助的人。
「善施方便應機」,這個時代、這一大事,我們要應這個機會去付出,在佛法中,希望我們做到「利益眾生」,借重人間道場以成就我們的菩薩道。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