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310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26集
上善人大增盛,境物如寶明亮;
國無邪惡,皆以淨心皎潔善淨;
佛壽法長久住,佛滅起塔供養。
「上善人大增盛,境物如寶明亮」。這就是我們所嚮往的世界,我們要與人共住,也期待共住的都是善良的人。孔夫子有說:「擇不處仁,焉得知!」我們選擇居住的地方,若欠缺仁德,就是沒有智慧。可見,我們所要選擇的是好人共聚的善良之地,要和有教養、有善念的人相處,這就是智慧。
佛陀也希望人人都是善,不過五趣雜居的眾生就是煩惱、無明,善惡共住;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要化度這些無明、煩惱的眾生,使其化惡為善。這是佛陀的悲智雙運,他來人間耐心開示眾生;眾生受佛的悲智教化,能夠悟入。
佛陀教育我們,從聞法開始,就要啟發我們的心。佛陀隨順眾生根機設三乘教,眾生小根小智,佛陀就用小教;中根中智,就用中乘的教法;大根大智,則要用大乘真實法來教育。到了《法華經》,佛陀要從過去所說的小乘法,轉入大乘真實法;希望人人聽法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轉小向大了。
我們是佛的弟子,佛來娑婆世界開示眾生,讓我們了解人間無不都是因緣。在這個範圍內,我們大家共同向著佛法,我講法,大家來聽法。有的地方距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無法直接接觸,就要透過在家居士、委員或是慈誠用很長的時間,借重很多人的力量去接近。
這群人中,什麼人說的話受幫助的人比較會聽,他自然就有方法去幫助他。這就是人間,過去墮落的眾生,人助後自助。佛陀所講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過去修行的境界,生生世世都在人群中,用心力去改變眾生的命運,結這樣的好緣,無央數劫一直累積過來。
現在與佛同世,佛陀的教法對他來說很貼心,做佛所做的事情,去宣導佛所講的法。佛陀很讚賞,說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未來能成佛,法明如來的國土就是很清淨,人人都是好人,這些人都是過去他度過的人。
「上善人大增盛,境物如寶明亮;國無邪惡,皆以淨心皎潔善淨」。大家都有修行,共生在那方國土,佛壽很長,說法的時間也很長,正法、像法都很長,「佛壽法長久住,佛滅起塔供養」,這尊佛若滅度了,像法、末法,同樣都是這尊佛的世界。就如佛陀教育我們的時代,現在雖然稱為末法,大家同樣建寺院、造佛像,還是釋迦佛的時代。釋迦佛出現人間到現在,兩千五百多年了;未來,法明如來的壽命會更長,法會更久。佛滅度之後,同樣建塔、造廟,法會長久流傳。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