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利他願行 嚴淨佛土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302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19集

藉利他之願行,
嚴淨自己佛土,
若不與眾結緣,
菩薩無機可度,
成佛之道遙遠,
度眾成佛資糧。

修行成佛,必定要藉利他的願力,身體力行,如此,我們才有機會成佛。在〈化城喻品〉中有說,路難走,又很長遠,大家累了,想要中途停步,甚至不如歸去。導師勸導大家說:「那麼遠的路已經走過了,寶城在近,大家再提起精神,繼續往前精進。」

佛陀的智慧,就如導師為我們引路,要把我們帶得很正確,才能平安抵達;他要循循善誘,叮嚀再交代:大家顧好方向不要偏差,腳步不能有分寸的錯誤,要好好地用心走過來。導師用心帶人,我們要跟隨導師走過這條路,也要聽話才能夠安穩;不只聽話,還要分寸無差,緊緊跟隨走到底。

菩薩的道場就在苦難眾生中,「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苦難眾生就是菩薩的道場。這句話若清楚了解,成佛就不困難。「藉利他之願行,嚴淨自己佛土」。你要成佛,就要借重眾生的苦難;眾生的苦難來自於複製無明、煩惱,結果由不得自己,因此累積很多業力,更可怕的就是共業。倘若共業的因緣成熟,那種悲苦慘澹的大環境就會現前,這需要菩薩群去投入,人人伸出援手去付出。

人生苦難偏多,要如何從付出當中去了解天下間的真實道理?我們要一邊走、一邊做,一邊去體會。人間苦難,有的是共業,有的是依報;零零星星的苦難人也需要有人幫助。藉利他的願行,我們見苦知福,造福人群,這個願力自然就能嚴淨國土。

「若不與眾結緣,菩薩無機可度」,菩薩行要在人群中,不與眾結緣,就沒有機會度眾生。苦難眾生就是菩薩的道場,要把握時間趕緊進去付出,將來能莊嚴我們的佛土。我們要成佛,也要有助緣,最好的因緣就是處眾入群。

在人群中,我們安然自在,進入最苦難眾生的境界去付出,這叫做結緣。若不與眾生結緣,菩薩就無機可度了。常常說,給我機會,讓我行菩薩道,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所以,修菩薩行的機會就在苦難眾生中,我們去付出,藉這樣的道場來修行。

「成佛之道遙遠,度眾成佛資糧」,度眾生就是成佛的資糧,我們要成佛,慧命必定要增長。慧命增長,我們這條菩提大直道才能成長,也要感恩眾生給我們機會,才能鋪出這條大菩提直道的資糧。這是我們慧命的資糧,慧命要能增長健壯起來,唯有好好地行菩薩道。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