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60223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111集
深心本願大乘,而今顯跡聲聞;
本願弘誓成佛,上求法下度化;
隱大顯小同修,深心故明三世;
助宣佛化本願,故即得與授記。
「深心本願大乘,而今顯跡聲聞」,這一品說的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在眾會中表達出那一分求法心切的虔誠。在僧團中修行,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最能體貼佛陀心懷的一位弟子,他了解佛法,體會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布達成佛的境界;讓大家了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也都能深入天體宇宙間,了解天地萬物之法。
人間苦難偏多,眾生無明覆蓋,佛陀的心願就是要去除眾生的無明,入佛智慧,體會一切道理。但是單憑佛陀一人,力量渺小,如何布教?何況時間也要很長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就發心立願要幫助佛陀布教,到處去宣揚佛陀的教法;宣教之後,趕緊回到佛的身邊,再深入了解佛陀所說的法,繼續四方遊行,再去布達,無不上求下化。
可見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最能體佛的心意本懷,因為他的深心本願就是在大乘,但是為了幫助佛,「而今顯跡聲聞」,在比丘群中現出與聲聞、緣覺一樣的生活,「跡」就是現這樣的形態,以比丘的形態在人群中生活。
「隱大顯小同修,深心故明三世」,他暫時隱覆他已了解的大乘法,現出與大家一樣,這種隱大顯小,無非就是要與大家共修。「顯小同修」,在同修間他能去勸導人:「錯誤的要改過,不如規矩的也要糾正過來。」這就是富樓那。佛陀僧團中弟子生活的方向一有偏差,他有這分勇氣介入,調整僧團的生活,向僧團中的人人說教,「隱大顯小同修」,與大家同修,同時教育。
其實富樓那已是深心,他對佛法了解很多,「深心故明三世」。明三世,能了解過去、現在、未來,這種宿命通,這是富樓那在僧團中的特色。尤其佛陀最欣賞的,就是他能將佛陀的精神、教法,毫不偏差的,到處去弘法;弘法告一段落立刻回到僧團,接受佛陀的教化。「助宣佛化本願」,這個願就是勇往直前沒有退縮,這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最了不起的地方。
「故即得與授記」。因為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到處弘法,過去舍利弗受記時他不在場,四大弟子得記時他也不在場,這就是佛陀對他的讚歎。到了〈五百弟子受記品〉,就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開始,要來帶領大家能得佛授記。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