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化城喻品》但至化城 仍需精進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51229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098集

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
世事幻無常,攀緣心念斷,
滅諸煩惱垢,自度度眾生。

安穩快樂,多麼逍遙自在啊!人間要能得到安穩快樂,唯有放下!人間複雜的事情很多,人與人間見解不同,看法也難免會有分歧;要能不謀而合,談何容易呢?不能謀合,自然心就不歡喜了;事情不能順我們的心,怎能安穩呢?所以,看事情、待人接物,我們的心要寬大一點、再寬大一點;我用寬大的心容納你,如果不夠,再寬一點,還不夠,再寬一點,這是修行的功夫。

要如何寬心念純?用很簡單的心念。修行,要忍辱,要精進;為了要精進,我們要稍微避一下,若能化度對方,道理是對的,我們要尊重他。道理若有錯誤,要用什麼方法教,就是我們要學的功夫。人與人間互相寬讓、互相化度,自能皆大歡喜。

大家無法順我的意,也無法合我的心,因此,我們才要修行。換我們去合人家的意,又不偏差;換我們去順人家的心,又能度化他,這就是功夫啊!自度度他,就是安穩快樂。世間事能如此,就是寂靜妙常。在修行過程中,我們不與人起爭端,自然心境常常都在很寂靜的心態,這就是妙常的境界。

常常說,「把握當下,恆持剎那」。當下,我們最初修行的那念心,自信滿滿,不論世間有多少困難,我都要忍過去;不論道路多麼難走,我都要向前前進,勇猛不退。這是我們初發心的那一念,叫做當下。我們若能永遠抱持這念心,叫做恆持。在剎那間的這念心最單純,恆持剎那,這是最微妙,妙常就是最永久的。

在〈化城喻品〉中,佛陀一直跟我們說,這條路這麼長遠,很多的險道陷阱,要再經過五百由旬,險難的地方多諸毒獸,時時來困擾我們的心,讓我們驚慌、恐懼,讓我們起懷疑、瞋怒,就在這五百由旬。

我們修行就要了解「世事幻無常,攀緣心念斷」。我們若能了解世事幻無常,就不要再攀這種緣,事情過了就過了,不要放在心裡。有煩惱要趕緊斷,攀緣的心要趕緊熄滅,「滅諸煩惱故,自度度眾生」。

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要走這麼遠的路,五百由旬,險道懸遠,曠絕無人,多諸毒獸?很多的煩惱都是自己找來的,起無明,起恐懼,起懷疑,無不都是我們內心的猛獸、惡獸。

我們要趕快回歸真實修行的心,佛陀教導我們,「世事幻無常,攀緣心念斷」,攀緣的心要趕緊斷除,不愉快的事情,今天要即時斷除,才是真正的滅煩惱,自度度眾生。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