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萬行轉法輪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320六度萬行轉法輪
Turning the Dharma Wheel to Transform Living Beings

緣苦眾生造淨土
菩薩現相在人間
虔誠感恩運悲智
六度萬行轉法輪

「人間菩薩」有求必應!看到人醫團隊及慈濟志工挨家挨戶為貧病鄉親往診,去了解每個家庭的生活,還有人口數量。親身去訪視他們的狀況是貧中有病,或是生病中又是殘疾人士?還有生病了,我們要如何施醫、送醫,或者是繼續去他的家裡義診,這都要很完整的判別輕重、適當處置。

眾力合和 造人間淨土

這些不是少數人可以做到,而是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有文字記錄的、能扛物資的,還要有能看病的醫師、會打針的護理人員,以及願意去擁抱他、牽著他、扶著他的人。

每一個人雖然有不同的良能,但都是以他的才華、專長付出,人人都有虔誠的愛心,和清淨、無貪、無染且無所求的心;把這些人會合起來去付出,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人人心中有愛、虔誠付出,真的很美。我們能做到嗎?絕對能做到!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苦難人的生活是這樣苦,而富有的人卻是那樣浪費地過著富裕的生活,真是令人感嘆!所以我們就有責任去教富濟貧。

教富濟貧 感恩能付出

貧窮的人是這樣的苦難,以他們的苦相來教育富有的人,讓他們知道,有的人雖然這麼窮,卻還可以去救人,或者,只要身體健康有力,就可以去度人,勸人做好事。

菩薩示相在人間,不是都現相為有錢人,或是學問很高的人,也不是都現相為不必擔憂吃穿的人,他們也示現種種的苦相,有的人生活無奈,也有人病痛難以行動,或是各類型的窮困、病殘。他們以苦相示現,讓有錢、有心的人能發心去付出,這樣的人也叫做菩薩。

所以付出的人,要感恩接受幫助的人,因為他們現苦相,讓我們可以啟動愛心,且會合愛心去幫助、去付出。然而人生一場,我們要如何應用它?

恆持當下 度眾轉法輪

我今天,在這個時候,所說出來的話,句句都沒有經過修飾,是打從內心,很虔誠地把它說出來。這麼做的用意是在自我勉勵,不要去浪費任何時間,一個決定、一個心念,也許可以影響很多人去做好事。

看看慈濟的竹筒歲月,我們去幫助苦難人,也引導他們來投竹筒,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眾生,叫做「度眾」。出力幫助那樣的苦,又發揮這樣的智慧與方法來感動人心,來度一個人,就是「轉法輪」。

所以轉法輪、度眾生,要用各種的方法。我們帶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方法,就會有千千萬萬的方法呈現出來,這就是「六度萬行」。

所以,只要有心,沒有做不到,度不到人的菩薩,人人都可以度人,人人都做得到。

(整理/林玲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