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化城喻品》解縛得脫心自在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51001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046集

數那由他萬億,
曠劫長時難計,
定心不攀緣境,
修上善守規戒,
供養植福之廣,
常修定慧之深。

數那由他,就是無法計算,萬億的長久時間,叫做數那由他。「曠劫長時」,很長久、長久以前,時間無法算計;曠劫,就是空間、時間,用無數塵點劫來計算。就在塵點劫以前,大通智勝佛的國土中所有山河大地,譬喻所有一切都磨成墨,每經過一個國土點一點,再過一個國土點一點,每個國土再會合起來,再磨為塵,一塵一劫,時間這麼長久,空間這麼廣大,若算師、算師弟子,也無法計算。

這麼長久以前,這尊佛叫做大通智勝佛。這尊佛的過去,修行過程很長久,他的心定,不攀緣,不受外面境界動搖修行的心。他所修的是無上善、守規戒,很多的善念。就如十方來的梵天王,也同樣修上上善,又守上上規戒。說法者是這樣,聞法者也是如此,從十方來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要禮請大通智勝佛轉法輪。

那個道場離我們是數那由他萬億那麼遙遠,時間曠劫長久,十方梵天王都要來請法,這就是常修定慧很深廣的人。修行要用很長久的時間累積一切,成就人人的道業。現在是這樣,過去無量塵點劫之前,大通智勝佛也是如此。因為無始以來,我們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佛性,只要人人本具的佛性守得住,不受環境影響,我們這念心與大通智勝佛時代的道場也都是一樣。

可惜一念無明,不斷緣著外面的境界所誘惑,變成無明。無明緣行,所造作的一切,隨著依報、正報,因緣果報一直在輪迴。要如何將這念心修得好呢?就要回到現實的人間,好好入人群中修行,而不受人群環境動搖我們的心。

就像要去為照顧戶打掃,我們沒有其他意圖,只是不忍眾生苦,不分別這個境界有多臭多骯髒,不攀緣境,不受境界阻礙我們這念善心,只是要給他一個乾淨環境,這就是「定心不攀緣境」。

這不就是修上善法嗎?撿到錢,趕緊還給他。守規則,不貪圖一切,這樣就是修行。我們修行就是這麼簡單,修上善,守規戒,為人群付出,就是「供養植福之廣」。

「常修定慧之深」。因為我們修行是根深柢固,一心一志,不為名利,只為眾生利益,只是為了眾生的平安,樂意付出,這就是菩薩在人群中修行。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