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117法緣永續向菩提
Seizing Our Time to Serve
改往修來淨業識
了悟無常覺有情
惜時善用載道器
法緣永續向菩提
看到菩薩們,真正在菩薩招生,大家都很用心力。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我們是誠正信實,不是為了什麼利益,而是為了利益眾生;佛法,沒有營利的想法,總是莫忘利益眾生。
眼光放遠 知無常覺有情
我一直說「菩薩招生」,就是轉凡為賢、轉凡入聖。人間的苦,不只是人生無常的苦,無常是苦在無明、不明白道理,不知道路要如何走?也許有人覺得,我又沒有苦,我要什麼有什麼。「要什麼有什麼」,就是苦的關鍵;有朝一日,「沒有什麼」的時候,就知道苦了。
但是有人會說:「將來的事,將來再說。」這也就是「人」,已經看不到路了,還要用黑布將自己遮蓋起來,這是很短見的。所以我希望大家看清時間觀念,就能清楚地知道「無常」。能及時看見人間真道路,就叫做「覺有情」。
現在在座的都是「覺有情」,我這幾天來到新店靜思堂,總是天天不離開這張桌子,聽到很資深的菩薩分享,感覺到大家都很守規矩。面對這波疫情,人人都是安住不動,但是慈濟人如常,還是不斷在拉長情、擴大愛。
把握人生 發揮生命良能
今天大家的分享,都沒有冷場,每一位菩薩的生命歷程,都是扭轉乾坤走過來的。
有位老菩薩向我懺悔,她是真心地懺悔。她在人與人之間,曾經有過很多的錯誤,或是思想上的,或是行為上的錯誤,她都很勇敢,當眾發露懺悔。我覺得她就是很清淨的人,因為懺悔就無罪,懺悔就消業。
過去的錯誤該懺悔,但是還有未了的人間因緣,所以說「改往修來」。因為一個人懺悔了,他就會改過自新,面對未來的人生會步步留意,知道要如何疼惜大地、如何愛護他人,這應該也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慈濟人過去的人生,有種種的色彩,但是現在心腦已經乾淨了,同時可以創造萬般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人都會老,這是不可否認的,就像師父。所以我現在是分分秒秒、心心念念,非善用這個身軀不可。
我們要盤點自己,把握現在,八、九十歲了不把握,以後就很難了。大家要把身體照顧好,但是不要照顧白活的身體,要照顧有意義的身體,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法親關懷 手牽手拉長情
慈濟人是沒有「退休」的,我們可以不斷地用口說法,不斷地呼籲。我們有辦法走,就能夠牽人家的手;只要你牽他一下,他就會來牽我們,而且將來他也會再去牽人家的手,這就是菩薩招生。
我們不能說:「我年紀已經大了,不做慈濟了。」不可以!一定要再傳承。「老的要顧,少年的要箍」(臺語),年少的,我們要將他們接引進來,不斷地陪伴,將他們凝聚起來。老的,我們要用心照顧。師父常說要法親關懷,法親是永恆的、是生生世世的。這時候,大家更要手牽手、心連心,就可以擴大愛、拉長情。
期待大家要好好用心,心腦絕對不要停,停了就會退化。就如小螞蟻爬須彌山,牠不能停,才能攀越須彌山。請大家要明白道理,不論是螞蟻或是「火金姑」,都是大道理,請大家要多用心!
(整理/施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