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化城喻品》 轉法輪 度諸苦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50822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027集

大聖乃大覺能說法之人,
法輪乃能轉所說之大法,
法有頓漸性相隨機演說,
度苦眾生離諸苦得法樂。

能說法者所說的大法,就是要與眾生對機。大聖,就是大覺能說法的人,也就是佛了;佛已透徹虛空法界天地萬物的道理,他期待人人都能跟他一樣。要能透徹了解人人都有平等的慈悲,讓人人了解道理。

道理就在日常生活中,從日常生活中分析生死大道理,不只是今生此世,還要說過去生的未來世等等微細的道理。但是一般人不見得都聽得進去,所以,佛陀要用種種方法,現出修行的過程,一直到天地萬物、人事相等等都體會透徹,心也平靜下來,覺悟的瞬間,心門一開,與天地宇宙會而合一,天地一體,叫做覺悟。大覺者,他就能轉大法輪,說天地人間諸事物理,從他的覺性慧海中,綿綿不斷湧現出來,叫做轉法輪。

「法輪乃能轉所說之大法」。法是自然界,也是人生界的自然法則,都是從人心一念微細的無明起,大如虛空法界,微細到我們的起心動念無不都是法。要如何將法轉動起來,讓人人皆能體會了解萬物之源,就是這一念無明,使得人人各有不同的習性,不同的習性,就成為「法有頓漸性相」。

佛法就是要應機,眾生根機各不相同,各人都有不同的習性,所以就要用法來對根機。根機若鈍劣,就要用耐心小教,慢慢牽引教育他;若是頓根,也就是利根的人,聽一項,他就能知道全部的事相了。

法華會是亦漸亦頓,是很圓融的教法,佛陀等到四十二年之後才開始說法,是因為眾生根機不整齊,佛陀要等到大家的根機都整齊,才能講圓教,讓大家合心一致,都有共同的心與志願力。

現在講演的〈化城喻品〉,東方、東南方,還有南方的諸梵天王都發現光源了。因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所接受到光照的方向就不一樣。所以東方的梵天王要向西方尋找,南方就要向北方尋覓,方向皆不相同,但是源頭不動,就是法。

法源都是一樣,看法的人方向不同,就有頓、漸。因為人人的性相,根機都不相同,所以佛要適合眾生種種的根機、性相的事物來教育,叫做隨機逗教,應機說法,「度苦眾生離諸苦得法樂」,這是最大的目標。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