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化城喻品》 難得法雨潤飢虛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20150819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024集

精進心勤修破諸煩惱,
持忍修善法聞法獲益,
學法者增多惡道減少,
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

精進心要勤修,修行若少了精進心,就是懈怠墮落;有精進勤修的心,才能上進。倘若心不精進,不想勤修,一念懈怠,就步步墮落,永遠都在原地踏步。修行就是要修得克服我們這念懈怠的心,才能時時精進、事事勤修。若能如此,方能破諸煩惱。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這分精進心勤修,待人處事就不會增加煩惱了。舊的持忍辱行,修善法,自然新的煩惱不會增加,過去的恩恩怨怨,就慢慢把它放下、看開了,善解、包容,同時又用感恩心,這就是持忍修善。

「聞法獲益」。我們每天都要勤精進,不論冬寒夏熱。我們若能持忍,不要空過時間。我們要維持勤修的心,就要精進以破除煩惱。要除去今生此世的苦難,面對種種的煩惱都要懂得忍,善要懂得修,法要懂得聽,聽了還要身體力行,如此,就沒有煩惱。過去種種的怨憎會,全都要去除,無怨,無憎;現在又勤於聽法、學法,聽法、學法的人多了,自然惡道就減少了。

學法者增多,自然惡道就減少,這是佛法的道理,從過去、現在都是一樣不變。「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若將法一點一滴入我們的心,點點滴滴的滋潤,自然我們就有精進心。

法如雨露,點點滴滴入我們的心;每天聽法,我們要時時用很珍重的心情咀嚼回憶。早上聽到的法,今天所做、所遇到的事,是否懂得善解、包容?我懂得對人人感恩,拂拭過去種種不如意的事。若能如此,聽法有入心,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拿出來應用,就是法的受益者。
我們要時時精進,人、事、相也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若能精進心勤修,自然種種人、事、物、相,不會困擾我們的心,清者自清,修清淨行,再無煩惱。
持修忍辱精進,就得到法益。自修自得,沒有什麼人能分給我們,但是我們的利益能與大家分享。所以聽法者、說法者、聞法者,聽多少,得多少,就能與眾人分享。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