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化城喻品》 淨無礙智破魔軍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


20150706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985集

如來觀昔如今,是大通智勝現;
大眾不知久遠,大通智勝未現;
今佛說昔因緣,明無始來今具。

「乘如是法」,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成佛之道就要行菩薩道,他生生世世乘如是法而來人間,時間到底有多長?盡三千大千世界地種,化為塵沙磨為墨,過千世界下一點,展轉盡地種,如是塵點劫,墨所點過的國土全都抹為塵,再磨成墨來點,所有點過和沒點過的國土全部合起來,一塵一劫,無法計算的時間。

這就是生生世世乘如是法,無數劫,無法計算的長時間,一直到現在。雖然時間那麼久了,釋迦佛卻是「觀昔如今」。現在要回憶過去那麼長久的時間,大通智勝佛所傳承的教法,同樣是應機施教、施方便法,最後一乘實法,就是講《法華經》。

釋迦佛再回想過去,「是大通智勝現」,大通智勝佛與現在都一樣,此即人人本具佛性。大通智勝佛是無始,十六王子從無始以來,與大通智勝佛一起乘如是法而來;表明人人本具佛性,「大通智勝現」,現於曾是十六王子之一的釋迦牟尼佛。

人人本具佛性,真如清淨無染,只是「大眾不知久遠」,迷失的時間很久,有塵點劫之長,是因為「大通智勝未現」,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還未現前。

大通智勝,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在無始劫以前坐道場,這個佛性就已經存在了。只是無始劫以來,我們就是浮浮沉沉,時現時沒。此所以眾生是凡夫,聽到佛法,半悟半迷,聽了好像了解,但是很快又迷在五道四生。

「今佛說昔因緣,明無始來今具」,現在佛說過去無始劫以前的因緣。無始以來,大通智勝佛永遠都具足在我們內心,所以還未現前,是因為我們的無明覆蓋。釋迦牟尼佛已經去除一切無明了,大圓鏡智現了,虛空法界萬事物體,無一不清楚;他已經大通智勝現,無障無礙的智慧勝一切,叫做大通。

其實,釋迦佛具足,我們也一樣具足,只是釋迦佛完全打開,這面心鏡清淨無染,照徹虛空法界山河大地,一切景象都入於他的大圓鏡裡。

我們同樣有這面鏡子,只是重重疊疊的無明,讓我們看不到這面鏡子。比如向人買一面鏡子,用盒子裝著,照不出外面的境界。若將盒蓋打開,再將外面包覆的一層紙拿開,將鏡子拿出來,照見外面的境界,明明歷歷很清楚。

道理是一樣,人人本具,只是重重無明覆蓋我們大圓鏡的智慧,責任在我們自己。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