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10927為善競爭心富足
Competing to be Wealthy of Love
濟度眾生弭災難
為善競爭心富足
自性圓滿德增長
除世熱惱致清涼
從每天的新聞中,看到天下災難那麼多,實在很無奈,更嘆息我們走不到。但是,回過頭來,看到只要有慈濟人在的地方,苦難人就能展露笑容,展現出安身心、感恩心,又覺得很安慰。
心心念念造福,平平平安有福
日前,菲律賓慈濟人為當地數十萬戶貧民紓困,他們用心救貧、救病,就如菩薩現前——哪裡有苦難,那裡就有慈濟人現身去濟度眾生、拔除苦難;那分信、願、行,正是不捨眾生苦的菩薩心懷。
慈濟人除了在居住地發揮愛的能量付出,所到之處更不忘分享「竹筒歲月」精神;拔除民眾生活的苦,更向受助者傳達:「做慈濟不是有錢人的權力,而是有心人的付出,哪怕是日存五毛錢,都能發揮救濟力量。」
看到許多受助的三輪車伕、司機,在發放現場聆聽菲律賓慈濟人的分享後,深受感動,進而響應;當地的企業家也放下身段,大力動員去付出,在在都讓人感覺到:人世間,假如人人都是心心念念要助人、願意為他人付出;人人造福,哪裡還會有你爭我奪?哪裡還會有人窮困潦倒呢?
的確,只要大家有心有愛,用心用愛付出,這樣的人間,如何能不和平?這樣的人人,如何能不平安呢?
付出心富有,為善得法喜
做慈濟,一般人可以投入,窮人也可以做,大家不爭物質享受,只求為善競爭,你做、我做,我們大家一起做,個個認真殷勤付出,一同成就富有人間。
你富有,我也富有,他也富有。富有什麼?富有愛。人人都富有愛,都願意付出,這樣的愛心是用不完的,愈付出、愈富有;付出之後,大家還要再回過頭來,盤點自我人生——付出多少,心有所得,難以計量。
所謂「德者,得也」,這一條慈濟菩薩道上,我們用心開拓、身體力行,救拔苦難,受苦的人,得到的是物質;付出的人,得到的是法喜。
付出之後所得到的,是道德的「德」,因為善法教導我們向善的方向力行;看見他人得救,菩薩歡喜,這就是菩薩道。
你心會我心,菩薩招生聚能量
各位菩薩,認真盤點一下我們的生命,真有價值!所以我們要自我讚歎。
人人自愛、自我讚歎:我是這樣付出,他也是這樣付出;人人都值得我愛、值得我讚歎,這就是盤點生命。我讚歎他,他也讚歎我,這樣的人間,就是最美好的「菩薩清涼地」。
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輕安自在,所以說心安自然涼;心若安,所處的境界自然心地清涼,哪裡還有什麼人心火宅、溫度高升呢?
菩薩們,多用一點心,多聽,多看人世間的事情;看見人間苦難,我們要運用方法,將我們的心,會同人人的心,一起累積心量、物量、力量。
付出,如果只靠自己,力量微薄;就如一滴水滴下地,馬上就乾掉了。若能將一滴滴的水匯入甕中,就算面對一片燒得很熱的鐵板,也能產生很大的用處。
天下苦難偏多,只要累積足夠的愛心,真的可以解決人間苦。很感恩,看到菲律賓幾十萬戶次的貧民可以得救,這條人間菩薩道,很需要更多人相互牽引、相互勉勵,菩薩招生。
感恩各位菩薩,但願大家多勸素、少殺生,愛惜一切生命,虔誠為天下祈求平安,如此才真能消弭災難,讓這一片口罩早日脫下,人人清淨自在。
虔誠祝福大家,感恩菩薩,請大家多用心。
(整理/洪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