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希望在教育

0觀看次
A- A+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10928人間希望在教育
The Mission of a Teacher

人間希望在教育
千年堡壘造英才
言傳身教立典範
春風化雨志不移

今天是教師節,我心中充滿了感恩。教育,帶給了人類希望;人們若有所成就,一定是經過了教育的啟蒙與指導。所以要向老師致上感恩之意,而且不只是這一天,應該日日感恩,時時感恩。

教育環境安全,良師愛心啟蒙,慈誠懿德陪伴

慈濟教育志業的起步應該是三十二年前,當年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創校,後來改制為慈濟科技大學,接著創辦慈濟醫學院,改制成慈濟大學後,陸續有小學、中學,一連貫的教育系統,達成教育完全化,真正地造就了不少人才。

我們要為學子創造一個安全、能夠安心受教育與學習的校園,硬體一定要講究,建築物一定要建造好,老師學生在這個校園裡,不論是使用空間,還是進出的動線,都是合宜方便。當然更期待使用的人,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疼它、愛它,整理得光亮、明朗。

慈濟教育除了硬體是這樣的講究,軟體更為重視。慈濟教育的理念就是人文,人文的精神就是愛的教育。慈濟老師懷抱的是志業精神,是終身奉獻的志業;就如同醫學院培養的是良醫,志願救人,護理學院培育護理人才,宣誓立願要疼惜膚慰病人。

慈濟學校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由慈濟志工組成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開學時迎接來自各地的新生認識學校,一直和孩子們互動,關心他們平日的學習與生活。我一直都很相信,人人發願,都是真誠地立願,人人的立願,方向不變。看到老師教學的用心,孩子求學認真,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的陪伴,慈濟學校真的是很溫馨的一個教育的環境,軟硬體都很具足。

菩薩應化人間,無語良師,好話良師

慈濟大學醫學系和護理系有一個特色——慈濟人的那一分情,是長情大愛。多少人發心立願,把身體可以付出的時候,盡心力,獻生命,為慈濟付出,幫師父蓋學校。等到學校完成了,成為慈誠爸爸懿德媽媽,投入校園陪伴學生。最後自然法則往生了,這個身體化無用為大用,把身體奉獻給學子,在他的身上動刀,去學習研究身體裡面的構造,也精進練習手術技法。

這就是菩薩應化人間,身體健在時做個活菩薩,為人間苦難而付出;到了生命的最後,把身體奉獻給醫學臨床教育研究。我們慈濟的大體老師、無語良師,無私大捨的奉獻,成就了多少的醫師。這些學子日後成為良醫,真正地用生命走入生命,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這就是我們慈濟人所期待的。

今天是教師節,老師們的身教、言教,無不都是要完成孩子的階段學習。小學階段,孩子就如一顆未萌芽的種子,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土壤,孕育這一顆種子呢?播下了種子,如何讓它發芽?幼苗要如何成為小樹?這棵小樹就是中學畢業了,他們要移植到哪裡去成長?他們成為大樹,大樹將來守護下一代幼苗青青。

這種「一」生無量,人人都是良師,好話良師,幫助孩子們一一成就,這叫做「一」生無量。

這才是真正當老師的本質,是負有重大使命的,所以說這是立志願、發宏願,真正地要用好心思,立定方向,志為人師。代代志業,代代宏願,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就是成功的老師,也就是菩薩,人生典範。

(整理╱高怡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