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0觀看次
A- A+

攝影/白崑廷

對學佛的人來說,「生死事大」,如何看開生死,放下身體的執著,走得灑脫自在,尤其是迫切緊要的事。

曾經有位黃女士,在出任慈濟委員之後,即全心投入濟貧教富的行列,雖然她自覺身體經常略感不適,但因為牢記我曾說過「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以,她總是盡量把握機會,參加各種志工活動,其中,到慈濟醫院去服務病患,尤其令她歡喜。

她常咳嗽,又聽她說老是覺得很疲倦,於是大家勸說她做健康檢查,檢查結果另人萬分震驚:她罹患肺癌,而且已進入末期。為了不讓兒女長途奔波照料,她回到台北,等候病房通知,當時正值各大醫院鬧護士荒,醫護人員的人力不足,因此她遲遲接不到通知,眼見病情越來越惡化,同組的委員們極力勸說她回慈濟醫院做治療,兒子也再三請求,拗不過大家的好意,她總算答應了。  

住進醫院後,主治大夫得知患者是慈濟委員,便笑著告訴她:「回到醫院來,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不必擔心。」而她的確十分安心,一臉笑意的坐在病床上,迎接每位前來關心探望的人。那時,她的心肺已經有積水現象,呼吸十分困難,為了減輕她的痛苦,醫生趕緊做心肺引流的手術。

手術後的傷口需要換藥,護士小姐換藥時都會安慰她:「要忍耐哦,換藥是很痛的,忍著點!」她反而裝著若無其事地說:「不痛不痛,妳儘管換,一點兒也不痛!」自始至終她都沒哼一聲或皺一下眉頭,臉上一直堆滿了微笑,即使在病痛中,依然不忘關心別人,如此勇敢的病人,實在少見。

雖然身在病中,她依然發揮志工勸慰病患的功能。她一再跟醫師討價還價,要求快把她的心導管拿掉,好到各個病房幫助病人。心導管拿掉後的第一天,她就坐著輪椅,掛著點滴,到醫院附設的佛堂和其他癌症病房,去鼓勵病友:「把心交給佛菩薩,把身體交給醫生。身體壞了不用怕,不必刻意勉強修補,如果死了,我要把遺體捐給醫院做研究用,我要快去快回,換一個好的身體再來慈濟。」她又慎重的對兒子交代捐贈遺體的心願。  

獲知她住院,我於是在前往醫院開會時,特意先轉到病房探望她,她光潔整齊的坐在床上,我說:「原來是妳呀,看妳的樣子,那裡像有病?」她答:「是呀!我沒病,只是呼吸不太順。」周圍的人說:「她才動過手術,抽出了二千多西西的水。」我稱讚她很勇敢!她笑得很開心的安慰我:「就是要勇敢,要拼才會贏,我知道師父很缺人手,所以我會努力拼,拼過了是我贏,拼不過我也要快去快回!」她說得輕鬆自在,就好像在說別人似的。  

看完她的隔天,我就出門行腳,一周後才回到精舍,又隔了兩天,她就往生了。聽志工們報告,那天她握著大家的手,面帶笑容的向大家說感恩,一直到傍晚六點多,她對身旁的兒女們說:「我的病好了,你們去休息吧!我累了,我也要睡了!」臨命終時,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雙眼輕閉,就安詳的往生了。

生死事大,人投生世間,來時不知如何,去時則應清清楚楚,她因為有著慈悲喜捨的心懷,所以簡單的來,安詳的去,一世的生命結束了,卻有無限的慧命照耀在人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