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智慧

0觀看次
A- A+

攝影/白崑廷

常聽到有人求「智慧」。其實智慧是由良知、觀念的啟發而得,求也求不來,也無須向外去求;看看自己內心若滿是煩惱,那麼純良的智慧就無法發揮。

有人將智慧錯認為聰明,以為利口辯詞、縱橫四海的人就是智慧者,其實這些都是「世智辯聰」;一般人多被世智辯聰的煩惱遮蔽了善良清淨的智慧,殊不知純真良知才是智慧珍寶。

想要得到純真的智慧,需要具備一顆「善解」的心。聰明人聽到一句不太順耳的話就會鑽牛角尖;有智慧的人,則會把是非當教育,無論面對多麼諷刺的話、多麼艱鉅的困境,都會當作鞭策,而且心存感恩,這就是智慧。同時,自己的言行也會非常謹慎,以免傷害他人,最後又給自己找來苦惱。

如何去除內心的煩惱?要靠自己尋方找藥解決,好比農夫從插秧、灌溉,直到稻穗成熟收割,都必須自己付出勞力。農耕也有其良方妙法,譬如割稻時,要一手握住整把稻莖,一手拿鐮刀割下,兩手配合得好,才能快速完成收割。斷除煩惱也是如此,必須內外兩者相輔相成──內心自我的覺醒,配合外在功能的教育。

古聖先賢留下的經典都是善智慧,我們要有領納之心,去除引發煩惱的觀念,美善的智慧即可發揮良能效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