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解開五年心結

0觀看次
A- A+

攝影:陳亦珍

曾有一位社區志工,參加愛灑人間活動時上臺分享,他說感恩慈濟把愛帶進社區。原來某天中午,他正在午休時,隔壁鄰居的幾個孩子在他家門口打籃球,吵得他不能安眠。他出來驅趕他們,不讓他們在他家門口打籃球。

孩子很生氣地說:「好啊!你不讓我們在你家門口打籃球,你最好也不要從我家門口經過。」他聽了很生氣,就到這男孩的家中去對他父母說這件事。但對方父母也不滿意他不讓孩子在門口活動,兩家人就為了這事,從此相互不給好臉色。但這位社區志工每天出門,一定會從鄰居家門口經過,每次他經過時,鄰居一家大小都用很不友善的眼光看他,讓他天天心裡都不舒服。

後來他看到了《靜思語》,也接觸了大愛臺,再經過愛灑人間作祈禱,聽到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大家心口一念,化解惡念結善緣」,這句歌詞突然點醒了他,「對啊!我應該化解惡念結善緣,不要以牙還牙,這樣很痛苦,日子不好過。」心中有了念頭後,他馬上起而行動,下了勇猛心,趁著年節買了水果,提起勇氣,走進這戶人家家裡。

對方看到他突然來訪,很訝異,但每個人仍然都不給他好臉色。但他已下定決心,就說:「我今天很誠意來向你們拜年,我過去實在是太衝動了,很不對,所以來向你們道歉。我想,我們應該要做好鄰居,你可不可以讓我抱一下?」 他一邊說,一邊手就伸出去,抱著鄰居,同時說:「我們以後都是好鄰居。」五年的心結從此打開,心靈的紛爭沒有了,大家相處很歡喜,所以用虔誠的心,可以解決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我們對人需時常保持一分平等、平常的愛念;若對人未起惡念,也要時時保持不生厭棄憎惡的心理。有些人不熟識對方時,大家都非常講究客套與禮節,彼此和樂相處,等到時日稍久,熟識對方後,就「熟不拘禮」,不再講求禮節了。

失禮越節時,講話就容易發生衝突,所以有人說:「恨由愛起」。最初大家互相客氣時,彼此無所求,即能和睦相處;但熟識對方時,卻漸漸忘記禮節,如此即會互相需求,求不遂意即生起怨恨之心。因此,我們要維持親情或友誼的恒久,須溫和守禮節,始終不渝;莫起瞋恨心,更不可粗聲粗氣、出言不遜,或舉止行為越軌冒犯。

只要能互相尊重,謹守禮節,無求即無怨、恒常保持心平即氣和,千萬不可萌生雜心惡念;以平常心、平等念互相照顧禮讓,方能永結善緣,皆大歡喜。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