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864集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如來了知眾生善根成熟,
隨時化度咸令解脫緣熟,
是為成熟根緣化不失時。
佛陀所說法,無不隨順眾生各自不同的根機。眾生根鈍,無法很快接受佛心想要表達的意思,佛陀只好用最懇切的心,循循善誘,這是佛陀對眾生的恩。
佛恩浩蕩難報,佛陀隨著眾生在五道四生中不斷來來回回,時間要很長,生生世世不斷入人群中造福、結眾生緣,要用很長久的耐心,一直付出,等待眾生的善根成熟。
所以,「隨時化度咸令解脫緣熟」。兩千多年前,佛陀對當代眾生的殷實教育是非常懇切,希望人人接受佛法,因緣趕快成熟,所以他要隨眾生根機而付出。
卻是時間也經過四十多年了,佛陀化緣將盡,這時候要會三歸一,就是將三乘法會合起來,宣布:過去所說的只是誘引大家,從小根機而慢慢成就大器,希望人人從自利養成利他的心志,這一分志願力量,希望人人能付出。志力,志願力,要慢慢養大;發心、發願,堅定志向力量,這是佛陀的期待。
此所以講《法華經》,就是希望眾生根機成熟,因緣完成,如是化度不失時。他化度眾生就是把握機會、把握時間,一點點時間都捨不得漏失。這是佛陀為眾生,曠劫以來,無法測量的時間,佛對眾生的宏恩。
我們要如何報佛恩呢?是否獨善其身,自斷煩惱,當個自了漢,就是報佛恩嗎?實在不夠啊!佛陀的期待,是一生無量,無量從一法生,這是《無量義經》在開宗明義所言,希望人人自覺還要再去覺他,自己體悟真如本性,心與天體會合,了解萬法真理;我們要再向大地眾生演說,循循教育,入人群中救度苦難眾生。
法,就是要解除眾生苦難,心有無明煩惱的苦,身有大自然法則的煩惱,身心會合造作無明煩惱,身體去造作業力的煩惱。眾生有很多苦難,就需要覺悟之後,體會佛法道理的人發心去付出、去施教。這種「化不失時」,我們要為度化眾生而修行,而斷煩惱,而覺悟,才是佛陀所盼望,也才能報佛恩。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