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信解品》恆伺子機 今日機來

0觀看次
A- A+

20140917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60集

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佛為一大事因緣,恆伺子機,今機來稱慈懷;
子雖不識父,父卻識子,事與願諧而歡喜;
於法中起大悲,明拔除大苦;
法中明大慈與樂,故大歡喜。

佛陀慈悲,視眾生如一子;經文譬喻父與子,其實父就是佛,子包括所有眾生。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要來教化眾生,期待眾生能夠發大心、立大願,承擔法脈,往前前進,度化眾生。釋迦佛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修行、這樣期待,要將法傳給有緣人。

「今機來稱慈懷;子雖不識父」,有機會遇到有緣的人,這些人有此根機、因緣,已經靠近過來了。「稱慈懷」,就像父親看到孩子的身影一樣,慈父一直起歡喜心。這表示父親與佛的心一樣,佛心一直記掛著所有眾生,不論眾生是老是幼,是在人道或者其他五道,佛陀都認得;只是在等待時機。

現在,既然看到孩子的身影,表示根機開始要啟發了。「事與願諧」,事與願就要和諧了,「而歡喜」,根與法若能會合起來,就是佛陀最歡喜的事情。就像父親看到孩子就要接近了,他很歡喜。只要弟子願意發大心、立大願,救濟眾生,這種大根機的菩薩法就有傳人了。因此,十分歡喜。

「於法中起大悲」,父子本來就是同一條血脈,所以「同體大悲」,好像血脈相傳已經很接近了。所以「法中明大慈與樂,故大歡喜」,在法中讓他更能了解,要擴大心,入人群中。

佛希望弟子與大地共生息,與眾生為一體,稱作「大悲」。希望人人起大慈,讓眾生都能得到幸福平安,大小乾坤都能平安,「甚適我願」。我的希望就是人人合和互協,心志共一,這就是最歡喜的事。

佛陀看到舍利弗、須菩提等,已經啟發這念心,開始要入法的中心來了。這個教法已經有人願意普被給眾生,叫做慈心。平安時,我們教育他,有苦難時,要同體大悲,去拔除他的苦難,這都要大機、大因緣。

既發菩薩心,就不要再退失。佛陀為眾生尋尋覓覓,一直要找出大根機的人,發大心是這麼困難,我們的根機能與佛心相契合,才能「稱佛心意」。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