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36集
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
實諦理觀忘情執,
長情大愛菩提道,
法度一切弭苦厄,
慈悲等觀正道行。
實諦,就是一乘大法真實的道理。人都是因為情,迷了道理;現在一切的感受,就是匯集一切煩惱,構成我們現在的人生。
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一位阿嬤,與先生牽扯不完的「你我」的感情,兩個人間的感情問題,影響到下一代;這種不歡喜、吵鬧的感情,最後就變成了恨與怨,雖然有子孫,卻是斷了情。
類似這種案例,慈濟人看多了,「實諦理觀」;我們若能用心觀察,懂道德之後,「忘情執」,就不要執著在彼此間那種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要開闊心胸,一切眾生,包括至親摯愛都是平等。
菩薩度化眾生沒有執著心,只用愛去付出,付出就是無所求,這叫做菩薩心。菩薩的心,要拉長情、擴大愛,這條菩提大直道的路才走得長、走得遠。
菩薩修行是累生累世,覺悟的道路行來要很長久;我們要「信解」過去佛陀修行的過程,也要信解入自己的心,即刻發心立願,用長久的情與開闊的愛,入菩薩道路。
我們上求下化,不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法度一切」,我們求法要度得一切眾生,希望眾生能消弭苦厄。想到天下四大不調,大小災難一直重疊發生,更要把握時間,趕緊用佛法淨化人心,才能消災解厄。
我們要啟發人人的愛心,將每個人都當作是我的親人一樣,願意去付出,就是我們的目標,「慈悲等觀正道行」,就是我們的方向。
我們學佛,不只是聽經而已,還要適應現在的社會。現在的人間,災難頻傳,大小三災重疊,社會已經少有家庭倫理了。因此,我們要將佛的教法用在入人群度化眾生,普遍讓人人知道,人與人間要互相愛護。
(整理/釋德清、明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