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信解品》入佛智海 淨佛國土

0觀看次
A- A+

20140820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734集

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陳怡君

信解法妙立歡喜地,
知真諦理立離垢地,
入佛智海獲發光地,
淨極明生燄慧光地,

「信解法妙立歡喜地」,我們發心學佛,了解道理能應用在斷除煩惱;煩惱斷除了,打從內心歡喜。「知真諦理」,去除一分煩惱,就增長一分智慧,這是道理的真諦。

真如沒有體相,真諦理是無相,都是合成來的。看天際堆滿白雲,白雲就是大地的蒸氣,受到陽光的照射,水氣蒸發,就稱作「雲」;若是天際換成烏雲,好像快要下雨了,就是陽光隱没了。其實,雨就是水,經過太陽照射大地,濕氣上升,就是「雲」。

水就是水,地就是地,與雲有什麼關係?世間一切都是道理,但是會合起來,就有不同的形象。若能明瞭道理,自然「立離垢地」,去除了種種煩惱,還要執著什麼、爭什麼呢?

「入佛智海獲發光地」,我們既然來到這個環境,就要老實修行,身心合一,盡本分,就是得本事。慢慢體會佛法的道理,若「入佛智海」,心地沒有黑暗,自然就光明了,「獲發光地」。

「淨極明生」,若心地完全清淨,煩惱都去除了,就到「焰慧光地」。我們的心境充滿智慧之光,談天說地,如何去會合天地萬物的道理,全都很清楚。

眾生共業,人人若能用清淨心,我們的心就是「清淨地」;人人若是用煩惱心,即使在道場也是煩惱地。所以,法要入心,心地一片光明,就能有所覺悟。

為了求覺悟,我們學佛要聽法,理要入心,就要「信解」;要相信、用心體會法之妙,去除煩惱,我們才會很歡喜,心地才能發光,發揮智慧光明。

(整理/釋德清、明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