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佛偈〉因緣(下)

0觀看次
A- A+

 

攝影/陳亦珍

⊙七日夜誦〈讚佛偈〉,定慧圓滿,自他兼利

這道光的來源,到底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他一直尋找。就在一座洞窟發現有這麼一尊莊嚴的佛在洞內發光,這尊佛,真的是天上、天下所未曾有。他很想親近這尊佛,就一隻腳踏在地上,另一隻腳舉高,雙手合掌,虔誠讚歎說出:「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菩薩就此一隻腳獨立,雙手合掌,持續七日七夜,反覆稱讚這尊佛。七日夜的時間,他心無動念,也沒有絲毫動搖,完成他的定與慧。原來的慈悲,那一分布施的愛心,已經與眾生結了很多好緣。

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說出這段因緣,只為了這一首〈讚佛偈〉,七日七夜間成就了定與慧,他一直累積這念心,尊敬世間一切諸佛,尊敬佛的無上正等正覺,他體會十方世界,唯有大徹大悟才能脫離生死,才能來人間度盡一切眾生;也唯有佛法真理才能去除眾生的無明、惑念。

他除了繼續為人群付出,還要拯救眾生,這念心永遠不變,定、慧就此完成。所以,他生生世世要再續緣,讓這些已經與他結緣的人,都能見佛、聞法,起歡喜心投入佛法中,體會佛法的殊勝,了解人間的疾苦。這就是釋迦牟尼佛講他過去生中,累生累世,不斷利益眾生,同時成就自己,必定要不斷上求下化,成就自己能成佛。

我們人人要成就自己,定要自利兼利他,行在菩薩道中,入人群去,更能了解人間疾苦,以完成此殊勝的因緣。要完成眾人的因緣比較困難,完成自己的因緣比較簡單。了解佛法,但是眾生不度,還是人間苦難偏多,所以佛陀希望人人要完成自己的戒、定、慧,同時還要再入人群中體會,人人彼此成就。這就是佛陀要救世,僅僅成就一個還不夠,必定要一生無量。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首偈的來源,應該就在弗沙佛的時代,釋迦菩薩所修行最有心得的。所以,我們聽大法、修大行;這都是我們宿世與釋迦佛有因緣,接受佛法所化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