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869集

繪圖/黃逸樵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佛知見門難思難議,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是智慧門,設權施智,
本然自行,道前方便,
有進趣之力,故名門。
從門入到道中稱實,
入道之前謂是權智,
心念常住入靜思惟。
佛門難入,真正入佛門,要發自內心的誠意深心念求,求佛法的真妙法入我們的心。哪怕是一句一偈,都要珍惜啊!用在生命的生活中;用在待人接物、處事動作中。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佛的知見門難思難議,智慧門尤其難解難入。雖然是難解難入,卻是真實門。只要你用心跨入此門,法的寶藏就任你運用。而這道門,就設在人人的心中。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佛真實的智慧遍虛空法界。悟時,虛空法界的法無時不在我們身邊;若是迷呢?心門自閉鎖,法無法接觸到你的心。只要心門打開,跨出那一步,真實法就擺在眼前,無處不是。
諸佛的智慧甚深無量,所謂甚深,其實都在我們周圍。若說簡單,那才是真的深,難觸摸的東西。所以,我們寧可趣向甚深的微妙法,相信佛法一定是真實。只要相信,一定有信心打開信心門,佛法就在周圍,唾手就可得了。
佛陀的覺悟,要讓我們知道天地之間物物平等,人類、動物,應用所有的事物體質,無不都是回歸於平等。人要使用它就要愛護它,資源要懂得疼惜、珍惜。「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諸佛智慧雖然很深,但是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叫做甚深無量。
「佛知見門難思難議」,佛的知見門,是難思難議。你說給一般人聽,大家覺得「不可思議」,也有的認為這不值一談,但是我若說起來是說不完。
見解不同,就是「難思難議」。各人想法不同、想不通就是難思;難說叫做難議。卻是我們想得通、說不完,這是一個大道理。「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普通人無法進去,大家覺得難思議,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進出無礙。
「是智慧門設權施智,本然自行」,這是設權。想想看,環保就度了多少人呢?現在有授予環保證的志工,已經十萬多人了。設權,「權」就是方便,方便引進他進入、做環保,之後開始了解慈濟了,再來見習、培訓,受證成為慈誠或委員。而慈誠、委員投入環保的也很多。
總而言之,已度、當度、未度,已度的就是已經受證慈誠、委員,受證之後他進來,去帶人,這是已度度當度。所以《地藏經》中說「已度、當度、未度」,就是一層一層,這叫做「設權施智」。
「本然自行」,啟發大家真誠的愛心,大家自動自發。「道前方便」。就是要進入這條菩薩道以前的一個方便教法。佛陀在教育眾生就是這樣的權教,而我們現在也是權教。「有進趣之力故名門」,能夠進這個門來,才入寶藏。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所以,佛法沒有離開世間法。
「從門入到道中稱實,入道之前謂是權智」,從權將他引入真實道,入道之前叫做權智。「心念常住入靜思惟」,禪定叫做靜思惟。我們做環保(慈濟),做到全心法喜充滿,這就是入定了。入定,也叫做靜思惟,就是環保做到法喜充滿,入定了,叫做「入靜思惟」。很感恩環保菩薩,在法華會上也是很重要的會眾角色。
前面經文,大家已經破除心靈的煩惱,真正精進了。所以,佛陀說,各位啊!千佛讚歎你們所做的,神通突破了,精神也通達了,再無阻礙了。
「以神通力」,就像環保菩薩破除我相,精神、理念打開,精神貫通了。所以「共守護汝」,諸佛用力量來守護、保護你們,因為你們愛惜大地,諸佛就疼惜我們。
經文再說,「是於一切世間天與人之中,菩薩智慧甚深無量」,佛讚歎除了如來,一切世間天、人之中,沒有比你們的智慧、功德更大。
「云何人天而能比擬」,天人在天堂享受,而你們走入人群,在地球上用心力在付出、保護大地。那些天人要如何與你們比併?「無如汝者」,比不上你們啊!
「此顯示諸佛慈悲愍念守護;與諸如來聯手共行」,這就是釋迦佛與其他的佛,共合起來引導我們,人人「導向正道法」。教育我們佛佛道同,要向正確的方向走。「豈是天人所能及」,這不是天人所能做得到,但是我們做到了,諸佛菩薩讚歎啊!
我們要好好用心,打開心門,對準佛法藏的大門,方向對準了,就要虔誠一心,腳步踏實、步步精進。
(整理/釋德清、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