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如來神力品》斯道得傳 諸佛歡喜

0觀看次
A- A+

20200529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93集


繪圖/黃逸樵


生命價值,自他尊重,
具足身口意善恭敬。
自善身心,轉化利他,
將以大乘妙法莊嚴。

生命隨時光一直流逝過去,「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就像一彎江水從源頭浩浩盪盪,晝夜不停地一直往前奔流而去。世間與生命也是如此,日夜不停地消逝過去。

有的人能善用時間,創造時間價值。我的生命向著對的方向,一路向前精進,没有後悔。「自他尊重」,我們自我尊重,方向既定,就要把握時間,趕緊精進。「精」是不雜,「進」就是不退;方向既定,不可再有其他雜念,一心一志對準正確方向,步步向前精進就對了。

路要自己走,日子也要自己過,生命的道路沒有人可以替代。每個人只有一條生命、和一條自己選擇的道路,若不懂得好好把握,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千萬不可空過時日啊!時光消逝的同時,心中得到的滋潤與時俱增——「自善身心,轉化利他」。我們身心向善的念分毫不差,自己好好地修行,為他人很甘願地去付出,對人懂得尊重,人人同樣也會尊重你。這是很淺白,也很實在的道理。人人不必自卑,但也不可貢高、驕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也要自尊自重。

「具足身口意善恭敬」,這些工夫都具足在身、口、意。身,對人要懂得尊重、有禮節。「禮者,理也」,開口就要說好話,尊重人,也是禮節。聽法之後,法的佳音句句入心,能夠利益他人的人生方向,這是身、口。

身若不端,做得不好,說的話人家不會聽;說出口的話沒有價值,久了成習慣了,我們的話,人家隨便聽聽就好。倘若說的話於人有益,人家就會仔細聽。聽在耳根,透入心版中;可見說話要很謹慎,要說出真正利益人生的好話。心意有法,口中才有法;心、口有法,身行才有法。所以,身要具足修行端莊之法,口要說讓人聽入心版的法。意,要時時記著正法。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說的法流傳到現在,經過師父為我們解釋,銘記於心版,這也是法。所以,聽法入心放在心版,說出去的都是法。具足身、口、意的善,說的話真實不虛,自然受人恭敬。

「自善身心,轉化利他」。我們自己要好好地修行,才有力量去轉變、幫助別人;我們用心聽法,莊嚴自己的身相;說話,則要分輕重,這都是說法利他的方法。「將以大乘妙法莊嚴」,要說的是利益他人的大乘法。接受的人。也能用心輾轉相教,法法相傳,這也叫做「有法度」。

持經很重要,聽到很有價值的法,能夠幫助他人轉雜念為一念;能利益他人,都是教人的好話。《法華經》是人間之道,佛陀一大事來人間教菩薩法,就是講《法華經》中道法。

佛陀從小乘法,因緣果報觀,談「阿含」,說「方等」,再談到「般若」,才歸入「涅槃」中。「般若」,是一片空;「阿含」,卻是事事都執著有。《法華經》的有,是真實有,無所執著;空,是空中妙有。所以,《法華經》既是真空,也是妙有。「阿含」的因緣果報觀,在《法華經》全都具足。證實《法華經》就是人間的菩薩道,它在空假觀,教中道,是中觀。因此,我們不可執著,要隨眾生根機去施教,這就是《法華經》的價值。

我們要如何用功?是整日在唸佛、拜佛、打坐嗎?當然不是!真正的用功是要走入人群說正法、做正事,引導人群走向正確的方向,這才是正法。
(整理/釋德清、靜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