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89集
繪圖/黃逸樵
菩薩之慈悲無限,
起救濟一切眾生;
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
諸佛菩薩慈悲,為眾生苦,所以諸佛菩薩不忍。他就是入人群來,種種的教化,也期待眾生經過了一波一波人生的苦難,應該也能夠覺醒。但是眾生迷鈍,不斷業力纍纍,儘管佛菩薩慈悲教化,能夠接受到教化的,量不多。
佛陀為眾生,就是起著憐憫。唉!無奈,眾生就是這樣造業力,變成了共業;不可以「人為」去挽回,唯有全部的人、多數的人,「人心」要懂得覺醒。覺醒的心若不生起,這個零零星星的共業,愈來會愈結合起來,這一結合起來,那個力的運轉,就很強了。
現在人人戴上口罩,也要靜思惟:在這段時間為何會這麼長?還得要再戴口罩呢?嘴要顧好,不論你呼吸,呼出去、吸進來,都是在這個空氣中,人與人、人與動物。我們若能夠乖乖嚴守好自己的規矩,這波的「氣」,讓它平平安安、順順過去;趁著這個機會,大家內心好好調伏,調伏得生活上,除了控制自己的內心,不要越界到處跑,將心收起來,好好把握時間,我們自然就會比較平安。
所以,諸佛菩薩來人間,憐憫眾生,要如何設方法幫助?菩薩在哪裡?菩薩在人間。慈濟人現在一直在推「素」,茹素、茹素,想盡方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素食便當。一、二個月來一直聽,在臺灣、在國外,慈濟人用心,僅僅只是一個心態,「菩薩之慈悲無限,救濟一切眾生」。這也就是救濟一切眾生方法之一。
臺灣大家很富有,要救濟什麼呢?現在最重要的「救濟心」;轉他的心,要轉心輪,先轉他的食輪。要轉他的食輪,所以推素、勸素,改變人吃的方式,不是吃好吃的,是要去了解殺生共業,那種造業、共業惹來人間的災禍,點滴累積成為大共業。
諸佛菩薩來人間,因為人間迷,才需要覺者出來。覺者看了眾生的苦,現相來教育,讓大家知道,佛不是生出來叫做佛,生出來還是嬰兒,也同樣在家庭長大,在社會、在人間,只是他的思想、他的觀念,能夠覺悟人間要如何生活才是正確。
總而言之,佛性人人本具,佛來人間,見苦、修行、覺悟,回過頭來在人間,告訴大家如何才能夠轉惡業為善,如何轉迷為信。所以不是沒有方法,有方法,我們也在學。
「濁惡之世」,不只是真正有形的污染,還有無形。「眾生垢重」,那個無形的無明、欲念,這種的垢穢很重。所以佛陀「示現降跡」,示現在人間、降世在人間。這「跡」,都是佛陀走過的足跡,留下來的法。所以他降世人間,留著這個「跡」,來維持世道,想要來挽回人心。
所以,為悅眾生故,「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為了要讓眾生歡喜接受,他就現出了各種的神通變化,讓大家覺得:奇哉!奇哉啊!有辦法做到這樣,讓人起了佩服的心,才有辦法聽佛陀的話。我們若沒有服人的力量,就無法轉動眾生的心。
佛陀就不斷要稱讚大家一下,誇獎一下,說:「將來若懂得要讀經、誦經、寫經,你的功德很大哦!」其實誦經、讀經、寫經,你的行為若沒有改變,那只是佛陀這樣褒揚我們而已。所以還是要修行,經要入心。
我們讀經,是要落實在生活,不是要隔離人群。師父講演《法華經》都是把握因緣,向大家說人間事。
(整理/釋德清、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