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如來神力品》祥雲湧聚 心通境現

0觀看次
A- A+

20200516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81集


繪圖/黃逸樵


祥雲湧聚如帳,
覆蓋靈山諸佛,
心通境現法變,
萬象合眾物成,
眾生見會,諸天唱勸。

人生如何與佛的境界合而為一?這要用心在生活中,更要用心在文理上,這是我們大家所要追求的方向。

「祥雲湧聚如帳,覆蓋靈山諸佛」,釋迦牟尼佛在靈山。靈山會上十方諸佛會集了,菩薩、天龍八部、諸天也都來聚會了。

諸天聞法,前佛尊重現在佛,這是佛佛的好典範;天人受教了,他們也同樣要去禮佛。諸佛菩薩本身就是真諦、就是道理。佛者,覺也;覺,就是真諦。所以,這個理來帶動人、事、物。十法界中有「四聖六凡」,「天」還是六凡之一。

聖人的理,來到這裡也要會同釋迦佛的理;「禮者,理也」,理來會理,就是禮,互相見面的禮。禮與禮會合,就是大道理;要教育眾生,也要用理來教育。以前的人說禮教,禮的教育就是理的教育。這兩個字要通達。

諸佛來時,諸天聽空中的聲,彼此就會輾轉相告,到佛前要恭敬禮拜。這也是神通。佛現神通,十方佛來,這個道理就要通了;天也都聽得到了。這都是精神理念的交會。

「祥雲湧聚如帳,覆蓋靈山諸佛」。常常聽到菩薩回來了,「師父,感恩哦!有加持,讓我們很順利通過了。下雨,我們很擔憂,時間一到雨停了,讓我們很順利,圓滿結束了。結束之後,又開始下雨。感恩師父加持。」我說:「其實是你們的虔誠感動龍天護法。凡事都要虔誠,自然就有護法在你們身邊。」

總之,「祥雲湧聚如帳」,就像帳棚將它搭建起來,靈鷲山的上方就是雲端;天很清,雲很白,陽光不會很強烈。諸佛菩薩、四眾在那個地方,環境很好。「心通境現法變」,本來陽光很強烈,大家集會的時候,靈鷲山的山頭就湧現很多雲霧了,這是大家的虔誠。「心通境現法變」,心通的法,總是來護法。

「萬象合眾物成」,萬象已合,眾物就完成了,這就是世間一切形象。總之,心若美,境就美;心若淨,境就清涼了。心境能夠克服一切,心美境就美。

「眾生見會,諸天唱勸」。諸天聽到來集的佛與菩薩的聲音,於是相互提醒:「天人啊!來時要恭敬哦。」諸天也要勸唱。這是道場神聖的景象。眾寶樹下、師子座上,有諸佛。

靈山的境界是一片石質的平臺,也是佛陀講經的平臺。因為没有樹可遮蔭,太陽一照陽光會很強烈,就有朵朵祥雲遮蓋著,這是靈山的境界。有諸佛菩薩,還有諸天來擁護道場,十方來的精神支持很豐富,很美的境界。

「雲蓋」,雲從遠方飄過來,會集在一起「變成寶帳」,就像帳篷一樣,「遍覆此間」。這些雲停留在那個地方,就是「諸佛之上,是謂合蓋」。清風涼涼地吹,太陽不會很熾烈,大家可以靜下心來聽法。這樣心才會靜,要說話的人也安心。

遙遠的雲從四面八方飄過來了,會集到這個地方,「合蓋變土」;原本坎坎坷坷,堪忍的娑婆世界,現在,雲與平坦的國土會合起來。

實際的靈鷲山地方不大。形容無數的菩薩、佛、四眾都雲集過來;不僅僅是頭上雲蓋,地面也令其平整,這是形容「變土」,也是精神的變化。我們善解,心若美,境界就很美。若以佛心來看娑婆,娑婆無不都是佛土。

有時候看到慈濟人如同菩薩湧現,再破爛、骯髒的房子;只要一群有愛心的慈濟人進去了,大家立刻捲起袖子、撩起褲管,進行大清掃。環境這麼惡劣的地方,變成那麼美又舒適,這就是人的神通變化。大家的精神力量結合起來,因為結合愛的力量而能「變土」;將破爛的房子,變成一個亮麗、乾淨、莊嚴又住得很舒服的住所。

同樣道理,莫三比克慈濟人,有位居士購買一塊土地捐給慈濟,地上雜草叢生,志工進來了,就將雜草清乾淨,然後挖井,有水澆灌就開始種菜,成就愛心農場。因為大家付出愛,那片土地變得很美,這也是神化,用精神將它變化出來,真是神通廣大。

(整理/釋德清、靜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