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0集
繪圖/黃逸樵
聞說妙法,
深生愛樂,
歡喜奉行,
是故能令
正法不滅。
時間、空間、人與人間,要好好把握啊!人就是活在這空間、時間之中,佛法就在每人的寸步之間,無處不在,人人若能善用無不都是智慧。佛陀也說,善、惡法各不相同;善法能夠通情達理,惡法就違逆人間方向。因此,在善、惡之間,我們要很用心謹慎。
昨天經文提到:「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那尊威音王佛正法、像法的時間雖然是不可說、不可說,這麼長劫的時間,但是今何在啊?對我們來說,這尊佛與我們的距離已經遠到無法計算了。
在威音王佛時代,有佛說法,是正法住世;佛滅度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有像法。雖然時間不斷消逝,但是彼時仍有很多人「聞說妙法」,聽來句句都是妙法,「深生愛樂,歡喜奉行,是故能令正法不滅」。
聽法,我們若能善解入心,就會愈想愈歡喜,因為我們已經了解真理的因,在內心就會不斷產生緣與果,報得我們內心歡喜。所以,佛法在我們心中,因緣果報也是不斷在循環。聽到這個法,緣著法的境界入心,銘記不忘,報在我們的生活動作。這就是聽法的因緣果報。
「聞說妙法」,會打從內心「深生歡喜」,因入種子,緣內外的法,果是定然存在;記憶充滿,法常常繞在我們內心,這叫做「深生愛樂」。是打從內心愛這分的法。愛就能身體力行,沒有勉強,就是很自願。
成就一尊菩薩絕非易事,要經歷很長久的時間,面對人事的接觸,彼此之間的摩擦,他都甘願用開闊的心胸包容、堪忍自在,生生世世;因為聽了妙法,從內心愛樂,所以只要歡喜,內心就不會感覺什麼樣的苦,總是很甘願,還是堅持身體力行。他就是堪忍得人與境的折磨,還是歡喜奉行,「是故能令正法不滅」。
這是要說常不輕菩薩之前,先以大勢至菩薩為對機,從大勢至菩薩再引出威音王佛。威音王佛成佛以來,時間之長無法計算,而這長時間就是修行過程所得到的果。他報得正法、像法的時間那麼長,國家喜樂,人民歡喜,這種安然快樂的境界,時間也長久,教化眾生無以計數。這就是修行堪忍,結果得來大威勢力。
不只大勢至,修行過來有這個勢力。威音王也同樣要承受重重的考驗,生生世世,長久面對著艱鉅考驗,但是他有辦法忍耐過來。所以,各得大勢,或者是威力。但是修行就是從付出,結果成名。「大勢至」,他的大勢力,因緣是如何修來?就引威音王如來作譬喻,大勢就要有威德。這全都是很辛苦為眾生付出過來的。佛陀叫著大勢至來說威音王,文字是很淺,其實內涵是說不盡的道理。
佛陀叫大勢至,就要說過去威音王佛,那麼長久的時代,有「常不輕菩薩」這樣一位修行者。在威音王佛的初佛一直到最後佛,這位常不輕菩薩就是生生世世修行,這樣長久時間這樣磨練過來,要如何堪得忍耐?他已經「三業至善,能化導之人」,這就是常不輕菩薩。
(整理/釋德清、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