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11集
繪圖/黃逸樵
於自身中現諸佛身,
復現諸佛剎淨國土;
一切剎土入我身,
所住諸佛亦復然,
汝應觀我諸毛孔,
我今示汝佛境界。
諸佛所描述,無煩惱心,只有清淨心,身中現諸佛身;只要人人心中沒有雜念、心很清淨,佛心即是我們的心。常常說,念佛入我們的心,同樣道理。「於自身中現諸佛身」,在我們自己的身、心現出諸佛的身,念佛就是心中有佛。
「復現諸佛剎淨國土,一切剎土入我身」,又再諸佛剎淨國土,很清淨。佛的世界,一切剎中無不入我的身,這就是「佛土」,正是我們眾生心靈所皈向的淨土。「屋寬不如心寬」,凡夫的身體就是用佛的心,就如我們凡夫的「身土」,成佛的身才是我們所趣向。其實此心是佛、此身也是佛,佛所住的地方,就是我們即身成佛的意思,身心無不皆是佛的境界。
「所住諸佛亦復然」,所住諸佛一樣,我們的身心環境與佛身心現境都是一樣,故說「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大家若有佛心,自然就有佛的境界。大家若用心清楚認真地看,自能看出自己毛孔中,今示汝等佛的境界。
我們對佛一定要很用心,不僅僅看到佛像就拜;其實最重要的,就像人人會流汗都是從毛細孔滲出來的,其實我們人身體的毛孔是無法計算。
佛陀作這樣的譬喻,只要用心細思,連毛孔都看得出來。若能那麼細心地觀察佛,諸佛的境界自然就在你面前,意即我們要非常用功。這分用功就是要親身投入。僅僅念佛還不夠,我們要很用心將佛的精神、理念用在日常生活中,佛的境界我們無不清楚,佛的心也都很了解。
佛心所緣苦難眾生,所以他教菩薩法,要疼愛苦難眾生。一個人成不了什麼事,希望有更多人尊重佛、愛佛,佛就教他要愛他所愛的人。簡單一句話說,佛心中所有就是人間苦難人如何轉苦造福,這就要教菩薩法。人間所見,病苦、貧困之苦,內心的苦,苦難眾生之多啊!
「於自身中現諸佛身,復現諸佛剎淨國土;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諸佛也是如此。「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我們要多用心了解諸佛。讀經、誦經、受持經法,三千世界都在修行者心中現。
佛心關懷天下眾生,教化行菩薩道。大家讀經典、修持佛法無不都是教導我們如何清淨心,如何入人群而不受人群所污染,見苦能夠啟動救拔眾生的力量。我們慈濟所做的,可說與每一段經文都若合符節。我們就在佛所說法中,從知而識再去實行的境界。
(整理/釋德清、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