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0觀看次
A- A+

20181018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643集


繪圖/黃逸樵


見思無明同體法性,
煩惱菩提迷悟一體,
豈有塵沙在見思外,
哪有無明在二觀後,
三惑既解,三觀必融。
見思之外別無塵沙,
無明惑念之可見矣。

「見思無明同體法性」,我們學佛要用在日常生活中,「法性」,也就是我們的佛性;「本體」,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六根、八識都在我們的身,「轉識成智」也在我們,其實是同一個體。

「見思無明」,我們日常所見、所聞,人與人間是情是怨,或者是仇是恨,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外來境界,讓我們起心動念。外面很多形態,放在我們心上,經過很複雜的思考,方向是正確或者偏差?

「同體法性」,都在見思、無明惑,這些見思無明造成了惑,但與我們的法性,真如本性,還是同體。「煩惱菩提迷悟一體」,就像「煩惱即菩提」,迷與悟是共一體。「迷悟一體」,是迷還是悟?其實也要看我們自己。

「豈有塵沙在見思外?」塵沙,就是累積來的無明,這個無明就是由見思開始。煩惱有深有淺,讓我們起心動念,久來累積著見思無明的習氣。如何去造作?舊與新常常混在一起,就像塵沙。

總是在人間所看到的一切景象,累積來我們的見聞、思想,「豈有塵沙在見思外」,本來都沒有。「哪有無明在二觀後?」哪有什麼無明在「空觀」或「有觀」之後?其實這個觀念,都在我們心中,以前如何錯綜複雜去累積來的,究竟是空、是有?

其實,應該是「真空妙有」,就像妙有是真空,包括虛空、太空、宇宙等等,我們用的是不同的名稱,但是它很開闊。這全都是世間的空、有相,是我們人去將它分別出來的。我們若能清楚了解「空」,因為有這個空間,才有「有」。

我們學大乘法,就是要建立「中道」。「空」,就是這個空間的境界,過去無限的時間、無量數的空間,造成現在人與人之間,我們的因緣果報,就是這樣來的。現在既已認證「有」過去,將過去、現在會合在當中,叫做「中道」──不執空也不執有。其實「空」、「有」會合成一個中道,就是真理。

我們「三惑既解」了,「見思」──見惑、思惑,無明惑,這三項惑若解了,「三觀必融」,就是空觀、假觀,將它會合起來叫做「中觀」。我們不排斥「假」,也不排斥「空」。過去的空,要如何不執著在過去呢?求不可得。

現在不需要追究過去是如何。相信過去我們也是凡夫,過去有很多的執著,來到今生此世,還是被我們的習氣執著住,這都是過去熏習來的。現在知道了,趕緊翻轉一個身,我們就能三惑解除,不要再有過去、現在、未來,不要再有空、假,我們應該要在中道去看過去、未來,把握在現在,比較實在。

若能如此,「三觀必融」。我們既知道過去,也能接受在未來,如此就通融無礙了,自然「見思之外,別無塵沙」。現在我們的心要穩定下來,就不會有塵沙了,「無明惑念之可見矣」。這些無明惑念就沒有了,對過去,我也沒有疑惑了,我相信過去是這樣的因緣過來的。

佛陀也一直說他過去是覺悟的因緣。所以,他累生世不斷為眾生修行付出;而我們過去就是迷,在眾生中造業起惑,人我是非不斷地纏繞,將我們綁來到這輩子。這輩子要趕快將佛法入心,好好入入群結善緣,行菩薩道。

學佛說起來是很深,但是分析起來實在是很淺顯。要說的煩惱無明、見思惑,就像塵沙一樣實在是很多。每天聽完法,走出講堂,是否還有無量的塵沙煩惱在我們心中呢?「煩惱即菩提」,「菩提」就是覺,總之,聽法要很透徹了解,自然就明白道理。

(整理/釋德清、靜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