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諸法無量 從一法生

0觀看次
A- A+

20171107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552集

繪圖/黃逸樵


無量無數之義理,謂一切諸法無量;
各具義理,故云無量。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
無量義者義理無量,從一法涌出一切教,
謂體相用義無量故。

「無量無數之義理」,稱為「無量義」。《無量義經》是我們平時就在受持的法,人人對「無量義」應該很清楚;總一切法,涵蓋在這個無量義之中。無量無數的義理叫做「無量義」。

「謂一切諸法無量」。每一個法,都涵蓋無量的義理,叫做「諸法無量」;來來回回道理就是無量,能夠體會無量義。無量義中又有無量理,雖然是很明顯,卻要一一說出法的道理,就又再說無量數。因為每一項道理都是「各具義理」,每一項道理又包含著無量數的道理存在,叫做「無量」。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這個「無量」的意思是從一法生。這很簡單,一法生出來的法能夠解釋無量無數的義理。因為無始以來,累生世所面對的眾生,每一生世,人生的煩惱、無明所累積,每一個煩惱、無明就要有法去治它。法與煩惱對比,煩惱有多少,法就有多少。

這麼多的法,這麼多的道理,到底源頭從哪裡來?佛陀說從一心,就是從「一」生起來的。這麼多的道理回歸起來還是一項──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我們若沒有真如本性,又怎能了解天地萬物無量數的道理呢?所有道理歸納回來,就在人人本具的覺性裡,才能產生這麼多的法。

「其一法者即無相也」,「無量義者義理無量」。這個法回歸回來,就是歸於「一」,而「一」的形體又是什麼?無相,義理無形體相。就像我們人人的真如本性,本性長得如何?無法言說。但它是存在,真如本性無體相,所以是無相。

儘管它是無相,放出去是無量,「無量義者義理無量」;放出去的每一個道理再產生無量義的道理,要不然,哪有那麼多的經典可說啊?每一部經若將它匯納回來,總是「有、無」,「空、有」,將這些道理不斷、不斷去分析。「煩惱到底有沒有?」「有。」「是在哪裡呢?」「我拿不出來,總是煩惱就是了,我的心定不下來。」「煩惱是怎麼樣?」「無法描述。」

無法描述的煩惱,到底長得什麼樣啊?一直追究下去什麼都沒有,卻是煩惱無明的源頭同樣還是一念心。這念心看不開,煩惱重重;這念心了解道理,各人根機不同,道理也就無量無數。但是真正要從那個名稱拿出相來,就是無相。

所以「無量義者義理無量」,這是「從一法涌出一切教」。天底下很多困難的事情,一般人不敢也不肯去接觸;除非有心接觸佛法的菩薩,經歷長久的時間為一個自我放棄的人,無懼臭穢困難,願意長期去接觸。這群人就是「一法」,這念「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道理啟發他們的愛心,發菩薩願去付出。「從一法涌出一切教」,接受這樣的教法,他們付諸身體力行,「謂體相用義無量故」。

我們要清楚了解這個法就是要讓我們用在一般人;其實人人都做得到,但是人人就是無法去做。說起來,平常的人間事;人間菩薩接受這個法,付出了,他們起歡喜心。這個道理就在真如本性。

(整理/釋德清、靜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