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世時,有位貧困的人生活非常潦倒,雖然想去謀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一天,他看到富有人家非常風光地在辦喜事,就想到:我的兒子也到了適婚年齡,我要拿什麼替他辦喜事呢?想著想著,忽然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低頭一看,原來是隻又髒又臭的流浪狗。看到這隻狗狼狽的模樣,他不禁心生憐憫,又想到自己的處境也差不了多少!「我這麼貧窮,要拿什麼養家?」因此不敢回家。
他在艱困中度日,心裡疑惑著:為什麼我活得這麼辛苦?於是他向佛陀傾訴他的苦悶。佛陀聽了很同情,告訴他:「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由於從前你的貪念,見好必取,甚至欺淩強奪,使得許多人陷入困難的生活中,而且有人因此致死。這都是你過去生所種的貧窮之因,所以今生在人間會受到如此的果報。」貧窮人問佛陀:「既然如此,那麼我該怎麼辦?」
佛陀說:「照顧好你的心,不要讓內心產生任何的欲念。貪念,是貧窮的因,一旦有了貪念要及時消滅,趕緊培養豐富的愛心。」貧窮人回答:「我什麼都沒有,要怎麼付出愛心?我愛我的家人,卻無法給他們什麼,我很慚愧,所以不敢回家。」
佛陀說:「你還是回去吧!你的家人所愛的不一定只是物質,而是需要心靈的依靠,能在生活中用心地付出,就是一分愛的培養。現在好好地造就愛與慈悲的心念,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如此就能讓貪念消除,所結的貧窮果報,也會慢慢地減輕。」
貧窮人聽了,心想:愛,應該是很美的,就像那隻狗雖然很臭,無形中也讓我生起憐憫心,這大概就是愛吧!他將這分心得告訴佛陀。佛陀微笑地說:「是的!我們對於一切苦難的眾生,應該時時生起憐憫心,自然就能培養一分慈愛之念。」此時,貧窮人明白了,慈悲不一定是給予豐富的物質,最重要的是一顆知足的心;更不應貪求別人的物質以滿足自己,貪欲若無止境,人生就不會快樂,而且會造許多罪業。
其實,若能淡泊知足,願意努力付出,處世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事;只要努力精進,去除對身外物的貪念,內心自然會寧靜清明,眼界也就會開闊。我們要為未來著想,不可為了眼前短暫的利益而讓行為偏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