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陳慶雄
某天早上,許多比丘聚在一起談論一位言行不一的比丘──這位比丘說起話來頭頭是道,私底下卻常做些不好的事情。比丘們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將這件事告訴佛陀。此時佛陀恰巧經過,見大家議論紛紛,問大家在談些什麼?聽了其中一位比丘的說明後,佛陀告訴大家,那位比丘有心想修行,只是習氣難改,不只在這一生,在過去生中也一直是這樣──
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山裡住著很多山鼠,由一隻鼠王領導,牠們白天覓食,傍晚休息,過著規律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隻狸貓想要定居在此。牠思考著如何才能天天都有現成的食物?忽然看到鼠王帶領這群山鼠列隊進山洞,於是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方法。
隔天早晨,牠來到山洞對面,面向太陽,張大嘴巴,只用一隻腳站立,保持這個姿勢不動。鼠王帶領山鼠們走出山洞,看到狸貓姿勢這麼奇怪,都感到很好奇。鼠王於是走到狸貓前,問牠為何如此?狸貓說:「我不忍心增加土地的負擔,所以只用單腳站立;面向太陽是在修光明之法,吸收陽光的靈氣;把嘴張開,是因為我只吃風,其他什麼都不吃。」鼠王聽了好感動,以為狸貓是位有德的修行者,從此以後每天出發覓食或是傍晚進山洞前,都會帶領山鼠們向狸貓行禮。
過了一段時間,山鼠們發覺近來空間感覺愈來愈寬敞,是不是山鼠的數目減少了?鼠王仔細思考,懷疑是狸貓在作怪。隔天早晨出門時,鼠王叫大家先走,牠自己墊後,這時狸貓重施故技,就要抓最後面的一隻山鼠,但鼠王一下就跳開了,並呼喊所有山鼠共同制服了狸貓。鼠王對狸貓說:「你用假造的形態、詐欺的行為來謀生,實在是很可恥的事!」
佛陀說:「狸貓就是這位時常欺騙別人的比丘,而鼠王就是我。我生生世世都在教育他、感化他,可惜他不肯用心去除惡習,以致一直帶著這種習氣,總是被人厭棄。」
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提起毅力來修正習氣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一念心就是一顆種子,在心地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將來就會長成什麼樣的果實。我們要積極培養善念、果斷地去除惡念,福德智慧才能與日俱增,否則生生世世累積惡習,那就是煩惱不斷、苦不堪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