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今欲顯發 諸佛智慧

0觀看次
A- A+

20170825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485集

繪圖/黃逸樵


能以床敷衣被臥具,資生所須飲食湯藥,
種種之物惠施於人,令他安住生活自在;
由是惠施故名自在,即得大富大慧福德,
凡所作為無不遂意,得大自在名自在果。

我們一定要經過「六度萬行」,心要有那分善念、善心,這是修行的起步。善心看人,我們關懷人所需要的,必定要付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尤其是貧窮苦難人,生活居所没有一個安穩的地方。

經過一天的勞動,若沒有休息的地方,或者沒有臥具、沒有床,地上又濕又骯髒,要如何安睡呢?要給他一個安穩住宿休息的地方,就需要床鋪,還要被單、被子,將它鋪在床舖上,方能安穩休息。

其實像這樣可憐人還有很多,少數人不忍心別人受苦難,願意付出,但量還是有限;倘若多數人能夠發心立願,不就能幫助更多人得到「床敷衣被臥具」嗎?為「資生所須」,幫助他度過困難;尤其是罹病,或者貧困,「飲食湯藥」等種種物資,也都很重要。

總而言之,面對有困難的人,若有因緣,我們就要趕緊去付出,這是佛陀的教育。「種種之物惠施於人」,只要有人欠缺,我們就惠施給他。因為「六度萬行」是應眾生在生活中遭遇種種的不幸,不論是長期貧困,或者臨時災難,或者貧病交加的困難,我們能夠布施,也願意付出給需要的人。

「令他安住,生活自在」,同樣是人,我們期待人人都能平安過日子。這是菩薩對眾生的用心、行動的付出,也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教育我們要惠施,這叫做「自在」。我們要如何得到自在呢?倘若大家都平安,沒有煩惱了,菩薩心最自在,佛心也是最自在。自在,就是歡喜了。眾生平安,諸佛菩薩就安了;眾生沒有苦、沒有困難,諸佛菩薩就自在了,故說「由是惠施故名自在」。

我們不只自己能夠付出,還要教導很多人同時付出。人人肯付出,眾生得平安、得自在,若能如此,貧困苦難人平安,付出的人「即得大富大慧福德」。這就是富中的人富有力量、富有愛心、富有物資,願意付出,這樣的人就是愛有餘、富有餘;就是愛心滿溢,這是最大富的人。真正大富的人,不一定有名稱的財產,只要他有心、願意付出,都是大富的人。

「凡所作為無不遂意」。大家歡喜,合力長長久久付出,付出無所求,和樂融融。看到苦難人吃得飽、穿得暖,沒有困難了,我的心很自在、很歡喜。「凡所作為」,善有為法這樣在做,「無不遂意」,就是很順心如意,「得大自在名自在果」。看到需要的人已經得救平安了,有欠缺的人獲得救助了,我們付出的人,心得自在了。

(整理/釋德清、靜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