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無量續未來

0觀看次
A- A+

 

攝影/陳啟平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525種子無量續未來
Passing On the Seeds of Love Through Education

教育英才造希望
起步維艱信願行
入群廣度生無量
法脈相傳續未來

慈濟的教育志業是為了人間廣育英才,也是為了四大志業的永續而培養人才。優良的師資用心栽培學生,慈濟的教育體系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有,既完整而且首重品格教育,這對於現代社會是多麼重要啊!

出錢出力廣邀善士,資深志工傳承法脈

教育是「希望工程」,這三十多年來,我們不只辦學,針對像是「九二一大地震」的災區校園重建,還有近十年來也關心全臺危險校舍,在花東與高屏等地區,我們都花費相當的經費援助老舊校舍的修繕工程,希望學子們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求學。直到現在,只要哪裡有需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心去支持,因為教育是一個永續的工程,這樣的大愛工程是永不停歇的,相信未來只要有因緣,我們還是會樂意承擔。

三十多年前,慈濟護專、醫學院,以及慈濟中小學陸續完工啟用,在興建醫院和學校的大舉建設時期,慈濟委員和慈誠隊員出錢出力,他們幫忙募款,更用心將會員度進慈濟團體,他們向人介紹慈濟,接引更多人一起做好事,其中也有不少人接受志工的培訓進而受證為慈濟委員和慈誠隊員,於是一批批志工菩薩撐起了慈濟志業的推展,更在鄰里之間建立了友善的情誼。

譬如臺北委員林勝勝,她就是如此熱心召募會員,她居住的那條巷子被我稱作「慈濟巷」,同一個社區裡有幾位委員和慈誠志工,只要慈濟在推動什麼工作,他們一定挨家挨戶廣邀民眾來參與,一一登門邀約和呼籲的用心,讓整條巷道不只是鄰居,更成為慈濟的法親家人,大家有志一同造福行善真是不簡單!

發心度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召募會員護持志業的推展更是步步維艱,可是我經常勉勵大家「只要有心就不難!」勝勝他們那一條「慈濟巷」的會員和志工的人數一多,只要有活動,勝勝嘴巴一說、舉手一招,人人搖身一變,紛紛穿起志工服從家裡走出來。

慈濟委員若不是穿著藍色旗袍就是「八正道」洋裝,只要是重要場合,女眾一定穿著旗袍,而男眾則穿著筆挺的西裝,這也代表慈濟的形象。志工不只隊伍整齊,用心投入的精神更令人感動,我對於他們的感恩始終道不盡啊!尤其是資深志工的經歷很豐富,一定要用心傳承,將所走過的路與後來的人分享,這就是「傳法脈」。

播植感恩大愛種子,師徒相隨永續慧命

靜思法脈得以延續,才能將更多人帶進慈濟宗門走人間路,在菩薩道上用愛付出無所求。「感恩」的文化在慈濟是一種人文教育,一般人大多只說「謝謝」,聽起來就像是花開、花謝一下子就沒有了。反觀慈濟人合十向人鞠躬道感恩,這是將花朵裡的種子播植在大地,讓每個人的心田開出花朵。

志工把握因緣將人度進慈濟做好事,將你的、我的種子都播種在大地,用心用愛付出,讓彼此的心靈相連在一起,於是一粒種子可以長出無量的果實,這就是「一」生無量的道理。

慈濟精神是將《無量義經》的經文義理落實在人間菩薩道,請所有已受證的志工以身作則,謹記師父所說的話語,不斷地以感恩心向人撒播愛的種子,更要珍惜因緣串起有志一同的人,將力量結合起來,讓這一分愛的能量不斷綿延鋪展開來,如此一來也才能緊緊跟隨師父做慈濟,生生世世!

(整理/明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