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楊國華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507師徒相約為法來
The Promise Between a Master and Her Disciple
心繫諸佛菩薩道
師徒相約為法來
輕安自在無貪戀
習得堪忍力向前
應該有不少人認識臺北的資深委員林勝勝。勝勝是個有智慧的人,她將師父所說的話應用在生活上,與人談話也能對機說法,因此接引不少人加入慈濟團體。
在生活中活出佛法的智慧,還走入人群分享所知道的佛法,勝勝妙語如珠,時常逗得大家很開心,真是不簡單!她是師父的好弟子,我一直對她讚歎有加,只可惜生命無常,她這幾年來深受病苦,她的離去讓我感到很不捨。
臨終具足智慧,意不顛倒也無貪戀
勝勝臨終前不久曾與我視訊連線,她在臺北住院,而我在花蓮,那是我們師徒最後一次談話。她告訴我,因為生病的緣故使得她無法幫師父做事,這讓她感到很難過,至於日後再也沒有機會陪伴師父,她也深覺遺憾。
我感恩她三、四十年來的護持,特別是在蓋醫院那時,師父最需要人力和建院基金,勝勝非常努力接引會員一同來護持。慈濟醫院啟業至今造福了無數的病人,這其中也有勝勝的一分功德在。她不斷地承擔責任,給予師父很大的力量,感恩她一直緊跟著我的腳步,心心念念都在想著如何為師父分憂解勞。
我對勝勝很放心,因為她在臨終前意無顛倒、心無貪戀。只要她的內心沒有雜念,就能輕安自在地往生。上一回我行腳到臺北,雖然她拖著病體相當辛苦,還是照樣來看我,心心念念無不想念著師父。在最後的視訊連線,畫面中看到她依然心無貪戀、意不顛倒,這是人生修行最終所希求的狀態,因此我對她很放心,只是真的很不捨她早一步而離去。
坦然面對生死,師徒有約再續前緣
慈濟團體法親無數,每每聽見某某人遭逢了哪些不如意事,而人總是難免要面對生離死別,因此內心要學會堪忍,也就是堪得忍受,凡事要勇敢面對。我常說:「該做的事,做就對了。」只要能把握有限的生命在當下做該做的事,那就是「福」。
儘管弟子的離世讓我感到內心難捨,不過這就是人生。有生必有死,我們連「死亡」的這一課都必須學習,勝勝也是。
勝勝進入慈濟學習佛法的智慧,人生造福多而作惡少,雖然難免會有凡夫心,由於心中已有佛法,她總是很快便能在煩惱生起時克服「無明」,這讓我對她感到很放心。
她在往生後將身體捐贈給慈濟大學解剖學科成為一位「無語良師」,師父怎麼說,弟子就怎麼做,感恩她把握因緣做對的事。師徒因緣生生世世,我們師徒有約,衷心祝福她輕安自在前往下一個生命旅程,來生再續前緣。
(整理/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