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育英才代相傳

0觀看次
A- A+

 

攝影/楊國華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410作育英才代相傳
Nurturing Talents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作育英才為社稷
學無止盡啟良能
鑑往知來明道理
虔誠聚善致祥和

教育是社會的希望工程,也是幸福之源。慈濟志工到校園推動環保、防災的觀念,透過叫做「環保防災勇士」的遊戲比賽方式進行,成效很好。為此,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等一行來到精舍拜訪,感謝慈濟讓在地學子有機會接觸環保與防災教育,建立人與土地和大自然的和諧關係。

教育組織深度連結,從草根邁向國際化

提到屏東總讓我感覺很溫馨!二、三十年前,當地許多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參加慈濟教師聯誼會,每年寒、暑假,教師營在花蓮開營,教聯會的活動帶動老師們的熱情,這一路走來,我一直忘不了那時的教聯會,老師很有教學熱忱,教學方式也很活潑。

想起每次聽見屏東、高雄教聯會的老師和學生心得分享,包括學生說話也都使用閩南語,聽起來鄉土味濃厚也特別可愛,直到現在我還是記憶很深刻。今天看到屏東縣政府教育界的長官和校長來到花蓮,不禁喚起過去的記憶。

如果我們希望社會祥和一定要重視教育,我很期待慈濟包括教師聯誼會、大專青年,還有以中、小學生為主的「慈少」團體都能將力量結合,這對於社會層面將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經過這些年,慈濟教育團體的連結不若以往緊密,但我相信只要有心,一定可以再度組織起來。當然,過去的社會相對比較「草根」,而現代的教育趨勢走向國際化,因此我們的教聯會、慈青、慈少都可以擴大連結、朝向國際化發展。

譬如我們在波蘭針對烏克蘭難民的食物發放,當地的醫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來參與。各國學生加入慈濟志工的服務,這是把握當下真誠付出,也讓現在的年輕人有機會可以向典範學習。

團結一心防災救災,虔誠心念維護平安

我時常告訴大家要把握當下,否則很多事情等到想做的時候就來不及了!看看現在的國際時事,氣候變遷造成災難以及人心的不安,這些都讓我既擔心也感慨良多!

我希望我們能透過教育爭取空間做改善,譬如今天的訪客都在分享防災教育的經驗,慈濟過去數十年來,每當臺灣發生災難,志工的動員來自十方,宛如《法華經》中所形容的從地湧出、從天而降。

當今社會需要大家像這樣團結一心、方向一致,也需要好人一起做好事,否則如何從事社會的防災、救災工作?希望大家能以虔誠的心維持良性的互動,如此一來才能維護社會的平安。

(整理/明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