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三十年 終於回家

0觀看次
A- A+

撰文/彭鳳英

日本志工洪美珠,終於走進慈濟大家庭,共同承擔日本慈濟志業的推動。(攝影/梁榮為)

「跟慈濟還是非常有緣,只是慢了很多年。」洪美珠這條慈濟路走了三十年,終於走進了慈濟大家庭;2023年受證成為證嚴上人第一代弟子,共同承擔日本慈濟志業的推動。

一九九四年初,洪美珠和先生從新加坡遷居日本。她以助人為快樂之本,也因喜愛佛法,深信「阿彌陀佛」接引的力量,會參加各道場的法會。

◎緣深 不怕緣來得遲

洪美珠到日本不久,在一位留學東京的法師所帶領的共修時,聽到一個以佛教精神助人的團體──「慈濟」。能助人一直是她的心願,此後,她就到東京參加慈濟的聯誼會、義賣,也捐款護持慈濟醫院購買病床。

東京華僑總會於東京中華學校舉辦雙十國慶慶祝大會暨國慶義賣園遊會,日本分會志工受邀擺設素食攤位義賣。(攝影/李淑娟)

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晚間,一架華航班機在名古屋機場墜毀,造成二百六十多人死亡。日本慈濟志工聞訊,隨即動員,紛紛自東京、大阪、橫濱等地趕赴名古屋機場,關懷家屬、協助認屍、助念等等,洪美珠也在志工行列中學習付出。

洪美珠雖然常參加慈濟茶會、義賣、街頭募款、中華學校的活動,也成為慈濟會員,但個性內向,不懂得與人互動,又因喜歡念佛拜經和參加道場法會,沒有把握因緣走入人群去付出。三十幾年過去了,卻對慈濟、慈濟事一點都不了解。

◎起步了 勇敢往前走

2023年5月15日,慈濟志工於代代木公園舉辦浴佛活動,讓街友在簡單莊嚴的浴佛台禮佛。心靈經過一番洗滌後,街友前來領取志工用心準備的什錦蔬菜燴飯。(攝影/吳惠珍) 

直到2021年洪美珠的先生重病,照顧期間覺得很孤單也很無奈,很希望有朋友說說話或協助,但是難以啟齒;也因為不知如何求援,加上她認為可能沒有人能幫助自己,心情因此跌到谷底,導致身心俱疲。幸有在靜思書軒遇到慈濟委員吳桂英的陪伴、開導,才讓她漸漸地擺脫憂鬱。

先生今年往生後,沒有子女牽掛的她,在好友的鼓勵下參加培訓。此後,她全心投入香積、街友熱食發放、書軒值班等等。志工服務過程中,她發現生活過得很充實,因為太多慈濟事需要有人去做。

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洪美珠(中)專注聽課、用心做筆記,將所學帶回日本運用。(攝影/陳李少民)

洪美珠感恩因為先生生病的因緣,牽引她真正走進慈濟大家庭。「我什麼都不會,也不清楚能夠承擔哪些功能,」但洪美珠也承諾:「只要慈濟需要,就一定會配合。」

藉由見習與培訓課程,洪美珠對慈濟有了進一步了解,她肯定地說:「原來慈濟誠正信實、慈悲喜捨是做出來的。對於上人帶領我們行菩薩道的悲智,也更清楚了。」

參與慈濟三十多年,直到六十五歲才回到臺灣受證,洪美珠以上人所說「起步了就要往前走,不怕慢,只怕站」自我勉勵,心裡因此坦然了。現在的她更篤定了,這條慈濟菩薩道,將是她今後所要走的最正確的道路!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