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菩薩入大法】白髮蒼蒼入經藏 人生藏經不留白

0觀看次
A- A+

撰文/邱語娟

88歲的黃胡攏(右)和86歲的李民子(左),不想在《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的靈山法會上缺席,即使已滿頭白髮,仍然堅持參與入經藏。(攝影/謝明晉)

「民子媽,妳有入經藏喔!妳有參加,那我也不能退!」

「看到八十八歲的胡攏媽還能參加經藏演繹,真的很感動,我期許自己要更精進。」

今年八十八歲的黃胡攏和八十六歲的李民子,是北投區的資深志工,而在關渡園區,大家更習慣稱呼她們為「胡攏媽」和「民子媽」。

儘管經藏演繹排練密集,黃胡攏仍固定到關渡靜思堂為志工維修佛珠,精神毅力令人敬佩。(攝影/邱語娟)

曾經參與過2011年《水懺》演繹的胡攏媽和民子媽,因為當年的感動,加上對慈濟的愛,她們不想在《無量義 法髓頌》演繹的靈山法會上缺席,堅持參與入經藏。

每次排練都不曾缺席的胡攏媽說:「我這樣的年紀入經藏,身體當然一定會累,但是回家休息後就又恢復元氣。我不怕身體累,只怕動作記不得,但是只要有心就不難,上人希望弟子做到的,我一定要努力完成。」

黃胡攏覺得演繹動作中最困難的是〈第十功德〉的「飛天」,因為手腳要協調,才能呈現優美的動作。(攝影/陳志隆)

在演繹動作中,胡攏媽感到最具挑戰的是〈第十功德〉中的「飛天」,因為必須同時踩著複雜的步伐並比著手語,這需要手腳的協調,才能呈現優美的動作。胡攏媽坦言,她時常躲在房間內反覆練習,不禁讓孫子好奇地問道:「阿媽躲在房間裡做什麼?」最終,胡攏媽學會了「飛天」,她以纖細的身形演繹出「飛天」優美的動作,令人讚歎不已。

李民子(前)表示:「參加《水懺》演繹後經過十二年,我還有機會入經藏,是我的福報,我不能放棄。」(攝影/陳志隆)

身材嬌小,且總是面帶笑容的民子媽,同樣每次排練都不缺席,她說:「如果我沒去,空下來的位置會影響到別人找不到定點。現在上年紀了,腦筋有退化,雖然比手語還不成問題,但是走位變換圖騰問題比較大。不過既然參加了,就要認真盡力。參加《水懺》後經過十二年,還有機會入經藏是我的福報,我不能放棄。」

李民子(右二)以過人的毅力入經藏,排練從不缺席,成為團隊中強而有力的精神指標。(攝影/邱語娟)

兩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家,入經藏的毅力彷彿在述說慈濟五十八年來「對的事,做就對了」的堅持。每一場《無量義 法髓頌》,在法海區有一千五百一十六位演繹志工,每位都猶如一隻小小螢火蟲,在自己的方圓之地振翅發光,以善以愛照亮全球,為臺灣和世界祈福,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一部豐富的藏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