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YOUNG帆 啟航心視界

0觀看次
A- A+

撰文/楊慧盈(高雄)

因為「滿納海的承諾──華語文伴學計畫」的因緣,讓林子恆(前排右二)與張政德兩個年輕生命相遇。(圖片來源:林子恆)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與人之間,就像是相逢的旅人,你有你的目標,我有我的方向,在偶然交會時互放光亮,接著又各奔前程。

7月21日至24日,高雄靜思堂舉辦「2023年Life Maker人生創客──大專青年營」。營隊中,原本沒有交集的兩位年輕人──學員張政德與擔任營隊協調組的林子恆,卻因為「滿納海的承諾──華語文伴學計畫」及「2023年Life Maker人生創客──大專青年營」,在生命的河流中再次交會。

◎相遇

2023年Life Maker人生創客大專青年營-南部場。講師詹喬智(右)用故事接龍,帶領學員即興發揮,訓練臨場反應及創新能力。(7/22攝影/林慧盈)

林子恆笑說:「世界就是這麼小,我一看到政德,馬上認出他來。他是『滿納海的承諾』計畫主持人臺師大教育學院胡翠君教授的指導學生及助教。今年三、四月,我們這群華語學伴先上培訓課程,學習如何教華語;期間,政德當過我們的小老師,而這次『Life Maker大專青年營』我們被安排在同寢室,床位相鄰,真的好巧呢!」

2015年,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為失學的敘利亞難民孩童,提供受教的機會,同時照顧在地八千多戶的難民家庭。

2022年12月12日,慈濟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滿納海的承諾——敘利亞難民華語文伴學計畫」簽約,招募18至35歲青年,透過專業華語文師資培訓課程,培育具備教學、科技數位媒體運用能力及跨文化溝通經驗的華語教學夥伴(簡稱「大學伴」)。

自2023年3月起至年底,為當地學生進行每週兩小時的線上華語教學。7月27日至8月6日,一批「大學伴」前往滿納海國際學校進行跨文化交流,攜手青年之力,為遠方的孩子注入愛與希望。

林子恆坦率直言:「中文我們都會說,但其實不會教,很感恩臺師大提供我們培訓課程,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如何教外國人中文。」(圖片來源:林子恆)

◎燃世代青年

今年25歲的慈青學長林子恆,畢業於花蓮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於2022年受證慈誠。身為慈三代的他,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有顆柔軟的心。從小跟著慈濟志工的奶奶楊玉枝和父親林仁傑,參加各種慈濟活動,他感性地表示:「讀大學時,很自然地加入慈青社,很多學長姊、懿德爸媽用心陪伴我們,帶著我們一步步成長。現在自己身為慈青學長,當然也要傳承經驗,將愛的力量傳遞下去。」

林子恆坦率直言:「中文我們都會說,但其實不會教,很感恩臺師大提供我們培訓課程,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如何教外國人中文。」

從家訪中,林子恆(左三)深刻體會到當我們看到問題,光是慈悲是不夠的,還要運用智慧,結合各方的資源,來幫助這一群需要幫助的人。(圖片來源:林子恆)

這次的土耳其行,也同步進行家庭訪問,林子恆這才了解到,隱藏在這群孩子笑靨的背後,有著許多令人聞之心酸的悲苦。他語重心長地說:「黑暗的角落一直都存在,但誠如胡光中師伯所說:『既然看見了,我再也沒有辦法裝作看不見。』這一趟遠行,我體會到,當我們看到了問題,光是慈悲是不夠的,還要如何運用智慧,結合各方的資源,來幫助這一群需要幫助的人,這是需要學習的部分。」

◎國際探險家

「我一直覺得跟慈濟滿有緣的,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看大愛劇場《我愛美金》、《一閃一閃亮晶晶》。李美金老師跟曾裕真老師的故事,我看了非常多遍,我對於未來加入慈濟教聯會懷抱著憧憬。」張政德娓娓道來參加營隊的因緣。

修讀碩士的張政德,因為指導教授胡翠君教授的關係,因而參與「滿納海的華語文計劃」,並擔任志工師資培訓課程助教,陪伴這一群大學伴。(圖片來源:張政德)

就讀碩士班的張政德,因為指導教授正是臺師大的胡翠君教授,他因而參與「滿納海的華語文計劃」,並擔任志工師資培訓課程助教,陪伴這一群大學伴。他特別介紹,臺灣師大創設全國第一個「PASSION扎根教學團隊」,培養有志從事偏鄉教育的大學生,以PASSION教學模組為基礎,提供遠距課程,協助偏鄉學子。

張政德秉持學習的心,回顧自己從大學至今六年多來,不斷規劃人生目標、挑戰自我,期間已走訪四大洲、十五個國家。滿腔熱血的他,曾榮獲2019年大專優秀青年全國表揚、績優社會服務學生個人獎、特優等獎項;也曾擔任過印尼泗水臺灣國際學校實習教師、僑委會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華文國際教育志工、中國南京大學英語系交換生。年紀輕輕,經歷豐富如此亮麗,著實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值得慶賀的是,張政德七月中旬通過「教育部海外教學計劃」申請,8月將跨越浩瀚太平洋,啟程到美國一所中文學校,擔任為期一年的華語教學助理,完成夢想清單中一個的心願,邁向人生另一個里程碑。

「別在最能闖蕩的年紀選擇畏懼!」「Don't let your dreams be DREAMS.」張政德以此為座右銘,一步步走在實踐夢想的道路上。他表示,每跨越一步,都是提升自我與磨練的成長印記,因為有心、有願;也很感恩家人的支持,讓他可以勇敢地築夢踏實,做自己獨一無二的「青年代言人」,發揮自身良能,讓善與愛的力量持續蔓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